供应链管理关系到制造企业库存成本,本篇供应链管理论文以航空制造企业为例,分析企业供应链管理方法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制造业自动化》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4 09:27 热度:
供应链管理关系到制造企业库存成本,本篇供应链管理论文以航空制造企业为例,分析企业供应链管理方法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制造业自动化》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主办,1979年创刊。《》及时地介绍国内外最新制造技术、机电产品信息及实践经验,自动化领域的综合性技术期刊,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制造企业不论采取上述何种方式,都降低了库存等成本,但企业自身也必须开发信息系统来减小误差,企业为此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供应商的库存压力大大的增加,根本原因就是制造企业将库存压力转到了供应商,造成供应商的成本大幅提高,并且提高了供应商的信息化要求,为此,供应商需付出较大代价。制造企业由此带来的收益与供应商进行如何分摊,实现“共赢”,以维持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都值得深入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制造企业物流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状态,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采购、仓储、运输等功能基本由供应部门独立完成,从而导致成本高、效率低,难于管理等问题的产生。企业通过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采购、仓储和流通成本。
【关键词】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配送
供应链管理是指把供应链上各企业、部门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当今环境下,物流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必须实施供应链战略资源整合。而在整个供应链资源整合过程中,配送是指按照客户订货要求,根据货物种类、品种、数量、时间等要求在现代生产力和劳动手段支持下,依靠科技进步,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客户,从而实现“配”与“送”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航空工业企业通过整合,形成了一家大型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旗下诸多制造分公司都相继成立了供应链管理部门,目的是降低运行成本,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又必须以库存、成本的增加为前提,如何实现供应链总体效益最高,过程又面临哪些问题,都值得探索。
一、传统物流模式下,逐步推行JIT配送
传统模式是指企业根据长期预测分析或销售订单后,采购部门会提前一个或几个计划周期向供应商发出采购申请,这样就会造成库存积压,增加仓储成本的问题。JIT模式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采用的一种生产方式,1973年以后引起了其它制造企业的重视,并在全球推广。JIT强调准时性,即在客户规定的时间,准确的数量,将合适的产品送到指定的地点。其特点如下:1.小批量、高频次送货。JIT配送目的在于消除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了保证需要什么时候购进,需要多少购进多少的要求,配送的批量一定是小批量,这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准时性。JIT配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交货准时,以满足准时生产的条件,提前交货和延迟交货都违背了JIT配送的目标,因此对供应商的生产和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供应商较少,甚至是惟一供应商。JIT认为最理想的供应商数目是每一种原材料只有一个供应商。4.强调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实时性。JIT配送要求供应商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只有供需双方进行可靠而快速的双向交流,才能保证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外购零部件的准时按量供应。在JIT配送过程中,供应商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制造企业的需求计划信息系统,结合库存计算出订货数量并发出建议量订货通知,由企业进行确认,得到企业确认后,制定本企业生产计划并编制配送计划,按照配送计划将补货计划通知制造商并进行实际补货。而制造企业仓储人员对看板计划信息和物料库存信息核对后,直接将货物暂放在仓库配送区,对货物验收,并直接配送至生产线。这样既节省了出入库的繁琐步骤以及人力和资金,也减轻了企业内部仓库的库存压力并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货物出入库的损坏频率。
可见,企业通过JIT配送,可以改善企业的库存管理,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送达刚好需求数量的特定质量的某物料,生产部门就不用到自己的库存中去领料,JIT配送结合先进的库存管理方式使用,可以使得企业降低库存成本,甚至实现零库存。这使企业降低了库存成本,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但由于其单源供应等特性,给企业埋下了一定的风险隐患,同时供应商的库存大大增加,对供应商掌握的信息要求更高了,为此供应商将增加较大的成本。
二、在集团公司内部成立采购中心,同时采用物流外包策略
笔者所在的航空企业的材料和零部件有下列特点:1.材料品种多样性。材料包括原材料(金属和非金属)、毛坯、外购等零部件,数万种之多。2.批量小。大部分材料和零部件用量都非常小,甚至是国内惟一使用单位。3.品质要求高。正因为笔者认为,处于供应链核心的母公司可以成立采购中心,根据下属公司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有共性的战略性物资进行集中采购,并与第三方物流签订长期配送关系。因为运输批量越大,运输费率越低。一方面运费的节省可抵消基层仓库的费用,另一方面制造企业可以专注自身的核心业务,不仅不用为了采购问题与供应商直接谈判和协调,同时,与供应商的交易费用也大大降低。通过统一采购、合并运输,在制造成本难以压缩的情况下,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管理,降低采购、流通成本和库存成本。
三、异地仓储
制造企业可以先选定一部分提供重要材料或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为战略合作伙伴,本企业提供仓储区域,并负责管理,供应商将其产品存放于此,企业可以随取随用,并定期将库存动态传递给供应商。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来的,需要一个从战略配合到战略交互的发展过程,即从互不了解,逐渐认可,实践检验到最终接受的过程。这种方式,本企业实现了零库存,但供应商的成本却大幅增加,风险加大。制造企业将由此带来的收益与供应商进行一定比例分享,从而实现“双赢”,以维持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