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平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厂 山西 洪洞041606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对标管理的重要性,及基层单位对标实施办法、工作原则、工作思路,并详细说明基层单位应采取的对标办法、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4 09:28 热度:
王艳平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厂 山西 洪洞041606
摘 要:本文重点阐述对标管理的重要性,及基层单位对标实施办法、工作原则、工作思路,并详细说明基层单位应采取的对标办法、形式、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企业管理论文,对标,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9.23
2013年开始,根据山西焦煤董事长在山西焦化调研时明确要求:要以同行业先进水平为目标,开展全面的经济技术对标工作,通过对标找差距,通过差距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按照这一指示精神, 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工作实际,在山西焦化各子分公司迅速行动,开启了一场自上而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对标攻坚战,且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以求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当先进,实现向对标管理要效率、要效益的目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杂志为经济管理类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石家庄经济学院1979年主办的刊物,主要刊登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创新之见。
一、山西焦化对标管理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管理,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好对标活动,倡导各级各类人员自觉与标杆看齐,从而达到不断靠近或超越标杆,不断改进工作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提升,各类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作业流程的快速再造,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奠定基础,以企管部牵头,制定了对标管理实施办法,分四个阶段进行对标活动。
二、对标工作开展思路
把公司经济、管理、技术、财务等指标设定为对标指标,引导员工对照标杆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不断改进,使各级人员自觉对齐或超越标杆,从而达到管理办法的持续完善,工艺流程的持续优化,工作标准的持续提高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改进。
三、对标工作原则
(一)全面系统原则。在对标内容上,要实现安全、质量、任务、材料消耗与先进单位的对标。在对标范围上,要逐步实现公司、厂、部门、车间、班组及个人不同层面的对标比较。对标管理要逐步覆盖全公司,实现我公司系统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提高。
(二)循序渐进原则。在对标管理工作中,各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完善对标管理办法及标准。通过动态的对标管理,不断确定最优指标,确立新的标杆指标,确保标杆的先进性。
(三)闭环控制、动态管理原则。不断完善改进管理标准和指标体系,以指标找差距,以差距查管理,以管理促提高,突出流程管理、过程控制和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实现对标管理工作的闭环管理,不断地完善、改进和提高。
四、基层单位对标工作及在提升生产管理水平中的作用
(一)站在管理高度抓对标
对标管理本质上属于管理的范畴,山西焦化各子分公司站在管理的高度全面实施对标,做强做实自己。公司企管部成立了专门的对标管理领导小组和对标管理工作组,并组织各部门到生产单位到上海焦化、河北旭阳焦化、迁安中化煤化、河南金马等同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其管理经验、先进生产技术、工艺配套模式等,重点着眼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费用,寻找差距、弥补不足。
公司各部门也积极根据工作特性,开展管理自查自纠,寻找管理中的短板,优化管理流程。对影响管理效率、工作效能和效力的各种顽疾,通过制度调整、工作方法创新予以根治。人力资源部和人事处借鉴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做法,积极开展人才储备库工作建设,认真开展基层人才需求调研,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职教处根据企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工理论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受到了基层单位的一致好评。财务部门借鉴大型企业集团的做法,着力实施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源头控制企业运营资金,把好成本关、效益关。生产单位重点从同行业生产现场管理,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和对标,通过对标发现自已存在的问题及差异,取长补短。
(二)瞄准先进水平找差距
生产系统是运营成本的重要部分,也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点部位。瞄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公司各生产单位积极开展技术对标、指标对标和管理对标,瞄准问题找差距,赶超行业先进水平。
甲醇厂利用本公司炼焦副产品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年设计产能20万吨,工艺技术采用焦炉煤气配水煤气生产甲醇,系国内首套该工艺技术生产甲醇,这给对标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但围绕达产达效的目标,甲醇厂认真开展工艺优化和指标对标。甲醇厂生产科在重点抓好生产计划和调度协调指挥的前提下,结合同行业先进工艺水平、成本低效益高的企业,深入开展水、电、汽、气的对标工作,探索不同模式下的生产运行成本控制。甲醇厂各车间也通过对同期、同运行模式下的生产情况开展对标活动,分析制约系统达产达效的瓶颈,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解决问题。
水煤气的成本,是造成甲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的主要问题,因此把煤制气做为甲醇厂对标关键之一。造气车间紧紧围绕“瞄准行业先进水平、 全面开展对标管理”的要求,到相关单位对各种煤气发生炉及原料使用情况调研,并在消耗、产水煤气量、运行周期等方面进行对标,来达到水煤气生产成本降低的目的。
(三)缩小差距提升管理水平
2014年上半年,公司企管部再一次组织相关单位前往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首山焦化、河南义马煤气化厂、河北峰煤焦化、山东阳煤平原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对标,甲醇厂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对标:1、甲醇装置的投资、建设期;2、设计产能,实际产量,利润情况;3、工艺流程及技术装备;4、水煤气成本;5、系统连续运行周期;6、原料、动力消耗及价格;7、加工费用组成及占生产成本比例;8、机构、岗位设置,中层、职工及组成;9、生产、安全、环保方面管理考核。
经过现场考察、查阅有关报表资料、与工人交流,进行技术分析后,得出结论,首先对甲醇单位费用进行计算,通过对原料、动力消耗、加工费、人工费及其它费用的对标,我单位甲醇单位成本高于对标单位。再从企业管理、生产现场管理、机构设置方面等与对方单位的对比,山西焦化甲醇厂均存在着差距,需要努力改进,主要表现在: 一是充分考虑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形成产品互补,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二是机构设置臃肿:1、公司、二级厂、车间都存在管理层次多,人员多问题,且人员职责不清晰,影响综合管理。2、机、电、仪维护人员不归生产厂管理,在管理方面存在两张皮,在日常生产维护中,主动意识、责任心不强,导致设备维修不到位、运行周期短,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三是水煤气成本高。四是化工原料、材料备件费用高。
经过与不同单位的对标,甲醇厂以对标单位的管理“片断”为标杆,在山西焦化甲醇厂生产管理中进行推广,效果明显:
1、在2014年甲醇厂以产量、消耗为中心,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生产过程管控,优化系统操作,加大考核力度,确保系统满负荷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2014年6—11月,甲醇月平均产量达30105.74吨,甲醇单位生产成本为1879.13元,比去年同期降低12.38元。
2、制定了各车间的日常化工原料、材料备件修理费等费用指标,每月按领料单进行核实,并对各车间的库房进行检查,重点对备品备件领取数量、库存数量、消耗所用的数量及所用地方进行核对;对车间设备技术员对备品备件的费用化、资本化,2014年4—10月,材料备品备件、日常化工原料的平均费用为121.91万元/月,比2014年1、2月平均降低了40.88万元。
3、加强对煤制气的生产过程管控,对炉箅进行技术改造,在原料使用方面采用小块焦炭与气化焦混烧,从而增加了单炉产水煤气量,降低了煤气发生炉的运行台数和炉渣的含碳量,进而降低水煤气生产成本,6—11月份产水煤气量10374.8万m3,km3水煤气耗焦炭0.7093吨,比1—2月份降低了0.033吨。
4、通过技术改造,对空分装置预冷系统进行了改造,节约新鲜水每小时约18吨,月节水达1.3万吨,可减少费用2.86万元。
五、结束语
对标管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是一件持续改进的长期性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与外单位的对标工作交流,对本单位存在的差距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自觉与标杆看齐,从而达到不断靠近或超越标杆,不断改进工作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管理的持续提升,各类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作业流程的快速再造,为公司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奠定基础。
简介:王艳平(1972.12.26)女,山西省曲沃县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