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俊云南省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黄公东街10号18669037002650000 【摘要】中国经济正驶入转型轨道,依赖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的模式面临考验,建材、装饰等关联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3 热度:
杨晓俊云南省绿色能源行业协会云南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南路黄公东街10号18669037002650000
【摘要】中国经济正驶入转型轨道,依赖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的模式面临考验,建材、装饰等关联产业也面临更多挑战,业界指出,绿色建筑带来的产品升级换代以及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许是建筑、建材、装饰等行业转型的突破点。低标准、低水平竞争应该结束,低碳、循环的绿色建筑势在必行,绿色建筑必将受到社会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绿色建筑可以对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节约,并且能够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为社会和人们营造一个非常良好的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绿色建筑的内涵、意义及措施。
关键词:发展;绿色;建筑;意义;太阳能;节能;智能化
引言
绿色建筑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也是对环境和生态破坏较小的建筑形式,,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可恢复建筑、节能建筑等。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和人文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对云南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绿色建筑
1.1概念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中是这样定义绿色建筑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的要点
1.2.1节能
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指征,节能建筑不一定是完全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但绿色建筑一定是节能建筑。因此,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一定是不可缺少的。可以对太阳能以及其他节能能源进行利用,并且能够使用节能空调系统。还能够对自然通风进行有效的利用,允许高效地利用建筑中的主导风向,建筑结构形式和总体布局能够与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
1.2.2资源节约
在建筑设计、施工和材料的选择上,可再生材料被视为最大限度地对资源的节约,尽量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广泛利用可再生材料是绿色建筑的重要资源节约手段。同时对水资源、水土保持和绿化,都应该在设计、施工、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
1.2.3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需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和谐的相处,能够与自然环境的保护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
1.3绿色建筑的体现
1.3.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通风方式,它具有节能、改善室内热舒适性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优点,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赖以调节室内环境的原始手段。自然通风可在不消耗不可再生能源情况下降低室内温度,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提供新鲜、清洁的自然空气,带走潮湿污浊的空气,有利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1.3.2太阳能利用
目前太阳能建筑设计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即现代生活中常见到的被动式太阳房和主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不采用其他辅助能源、完全依靠太阳能采暖,是依靠建筑围护结构本身来完成吸热、蓄热、放热功能的采暖系统。此类太阳房的外围护结构应具有较大的热阻,室内要有足够的热重质材料,以保持房屋有足够的蓄热性能。在冬季,被动式太阳房日间通过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并存储太阳能,夜间围护结构放出存储的热量满足部分室内需要,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在冬季的采暖负荷,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1.3.3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径流收集后,根据用户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后供用户使用;雨水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强化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2.发展绿色建筑的意义
2.1绿色建筑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正式写入了中央文件,为“十三五”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国家住建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路线图。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这三张牌中有两张和绿色建筑的发展息息相关。
3.发展绿色建筑的主要措施
3.1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前提条件。应当坚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严格遵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云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其它地方性法规。此外,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也发展绿色建筑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3.2增强各专业合作程度与设计人员的责任感。
就目前来说,建筑建造过程程序繁多,专业划分细致入微,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整合各个专业,利用BIM等资源加强建筑各专业间的合作与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相互监督、透明化设计与实施。
4.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对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污染的减少是非常有利的,要实现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建筑进行反思和研究,找出有效的节能措施,科学合理有序地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相信通过各个环节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云南的绿色建筑会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2]聂梅生,张雪舟,赵凤山.建筑节能优化设计案例分析[J].建筑学报,2005(1O):78-79。
[3]秦佑国.中国国情下的绿色建筑[J].中外建筑,2005(3):59-60.
[4]钱丹萍.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标准[J].绿色建筑,2014,0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