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您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发表 > 理工论文发表

聚乳酸复合材料如何研究

聚丙交酯(PLA)是一类常见的脂肪族聚酯。它是由丙交酯作为原料使用配位聚合生产的[1-5]。 由于PLA主链含有大量酯基,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其降解产物不具有生物毒性,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聚乳酸复合材料如何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3 热度:

聚乳酸复合材料如何研究

  聚丙交酯(PLA)是一类常见的脂肪族聚酯。它是由丙交酯作为原料使用配位聚合生产的[1-5]。 由于PLA主链含有大量酯基,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其降解产物不具有生物毒性,可通过生物体代谢而排出体外,因此可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化工论文。

  摘要:综述了采用无机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增强增韧聚乳酸(PLA)的研究进展,并研究了其制备、性能及应用等。无机材料的增强增韧效果较好,但与PLA的相容性较差,易团聚;高分子材料与PLA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但其改性效果稍逊于无机材料;同时添加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并辅以界面处理手段,可制备性能优异的改性PLA。通过改变增强增韧材料的类型、用量,可以有效调节复合材料的性能,添加共混增容剂以及利用多种增强增韧材料的协同效应可以进一步提高PLA的机械强度和韧性。

  关键词:聚乳酸;增强;增韧;复合材料

  作为生物来源塑料,PLA用于包装材料降低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其优异的降解性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环境污染的压力[12-16],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材料;但由于其聚合物主链中存在酯基,导致其力学性能远不及聚烯烃。而且,PLA还具有较为明显的机械脆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将PLA与无机增强材料[17-18]、天然高分子材料[19-20]或合成高分子材料[21-22]共混,制备改性PLA复合材料是一种有效提高PLA力学性能的手段,国内外研究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本文综述了采用无机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增强增韧聚乳酸(PLA),并研究了其制备、性能及应用等。

  1无机材料增强PLA

  无机刚性粒子和无机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作为增强增韧材料可以显著提升PLA的强度和韧性。汤一文等[23]研究了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对PLA的增强增韧效果,发现与高分子材料相比,无机材料对PLA的增韧效果更显著,并且在提高PLA韧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其机械强度。羟基磷灰石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增强增韧PLA的无机材料,王欣宇等[17]以羟基磷灰石为增强材料,与外消旋PLA共混制备了PLA/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与纯PLA相比,PLA/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明显改善,并可作为骨组织支架植入大耳白兔体内。PLA/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骨组织支架与大耳白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明显观测到骨细胞和骨组织的生长,并且该材料在大耳白兔体内依然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骨组织支架材料。强小虎等[18]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粒子,并以其为增韧材料,制备了改性PLA复合材料。当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为15.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高,为153.6MPa,降解12周后依然可以保持在123.7MPa;弯曲模量约为5.70GPa,降解12周后保持在5.30GPa;剪切强度为46.8MPa,随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逐渐降低;而且,材料的可降解性能不受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影响。强小虎等[24]还在该体系中添加了聚磷酸钙纤维,当聚磷酸钙纤维和PLA的质量比为1∶1,纳米羟基磷灰石质量分数仅为4.8%时,所制改性PL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高达251.0MPa,弯曲模量高达19.00GPa,远大于皮质骨的强度和刚度。在模拟人体内环境降解12周后,改性PLA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降低,分别为123.0MPa和7.24GPa。羟基磷灰石粒子的尺寸对PLA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也较为显著,杜江华等[25]以亚微米级的羟基磷灰石为增强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在PLA基体中的团聚现象。当亚微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其在PLA基体中分散性较好,但由于亚微米的羟基磷灰石与PLA的界面相容性较差,导致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易发生脆断。除羟基磷灰石外,其他纳米无机粒子也能对PLA起到增强增韧的作用。田蓉等[26]用羟基修饰的碳纳米管引发丙交酯聚合,原位制备了PLA/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发现PLA/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熔点都较纯PLA高,而且复合材料在碱性条件下具有非常优异的可降解性能。庄韦等[27]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PLA/凹凸棒土复合材料,凹凸棒土质量分数低于5%时,其在PLA基体中分散均匀且未出现团聚现象;凹凸棒土质量分数为3%时,所制改性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19.2MPa,断裂伸长率为281.14%,弹性模量为291.9MPa。与纯PLA相比,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增加了98.6%和130.0%。何静[28]以纳米氧化锌与碳纳米纤维共同增强PLA,制备的改性PLA复合材料的均一度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仅为1.1左右;拉伸强度明显提高,为36.64MPa,约为纯PLA的3.5倍;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8h内吸水率约为22.0%。吕丽华等[29]利用熔融热压法制备了PLA/玄武岩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热压压力为5MPa,热压温度为175℃,玄武岩纤维织物质量分数为43.3%时,所制改性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最高,分别为197.3,153.5MPa;另外,在该改性PLA复合材料中添加氢氧化镁作阻燃剂可以有效改善其阻燃性能,当热压压力为5MPa,热压温度为185℃,PLA/玄武岩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质量分数为64.6%,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热压10min后所制阻燃PLA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高达35.2%,较非阻燃型PLA复合材料高约52.2%。

  2高分子材料增强PLA

  与无机纤维材料相比,高分子纤维材料的强度较低,但高分子纤维与PLA的相容性较好,所制复合材料均一性强,界面性能好,因此,以高分子材料增强的PLA的力学性能改善显著,而用于增强PLA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2.1天然高分子材料增强PLA

  竹纤维、木粉、淀粉等均是常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将这些材料与PLA共混后,也可以显著改善PLA的力学性能。竹纤维的比强度较大,且成本较低,是一种理想的增强材料;但竹纤维与PLA基体极性相差较大,导致材料界面相容性差,使PLA复合材料的性能降低。李新功等[19]分别用氢氧化钠、异氰酸酯以及二者的混合物对竹纤维表面进行处理,发现氢氧化钠可以对竹纤维和PLA的界面进行物理调控,细化竹纤维,将竹纤维的比表面积提高了45.9%;而异氰酸酯可以接枝到竹纤维表面,对竹纤维和PLA的界面进行化学调控。未进行界面调控的PLA/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45.5MPa和8.5kJ/m2;利用氢氧化钠进行界面调控后的PLA/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0.1MPa和9.0kJ/m2;利用异氰酸酯进行界面调控后的PLA/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2.4MPa和9.7kJ/m2;而同时利用氢氧化钠和异氰酸酯进行界面调控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62.3MPa和11.6kJ/m2,约为未进行界面调控时的136.9%和136.5%。通过对竹纤维和PLA界面性能进行调控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防水性能也都得到了改善[20]。利用氢氧化钠、异氰酸酯以及二者混合物对界面进行调控后的PLA/竹纤维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起始温度分别为305.0,319.0,338.0℃,结束温度为340.0,345.0,365.0℃,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1.6,62.1,62.7℃,结晶温度为116.4,120.2,122.1℃,均明显高于未经调控的PLA复合材料(热分解起始温度、结束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分别为294.0,330.0,59.6,112.5℃),另外,经过界面调控后的改性PLA复合材料的防水性能也有所改善,36h后的吸水率仅为7.0%左右。李新功等[30]将利用氢氧化钠/异氰酸酯进行界面调控后的PLA复合材料降解137天后,重均分子量由117011降低至48212,拉伸强度由原来的60.1MPa降低至17.6MPa,冲击强度由11.2kJ/m2降低至2.7kJ/m2,仍具有一定可降解性能。亚麻纤维是一种生产成本低、比强度高的天然高分子纤维材料[31]。刘涛等[32]以长度小于5mm的短亚麻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一种改性PLA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当短亚麻纤维质量分数为4.6%时,改性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与纯PLA相比,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了29.8%,69.6%,42.6%,31.2%;改性PLA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短亚麻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短亚麻纤维质量分数为7.7%时,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分别为纯PLA的135.2%和141.7%;另外,通过对短亚麻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PLA与短亚麻纤维的相容性,但表面处理剂的存在影响了PLA基体中纤维的堆砌密度和纤维本身的强度,反而造成了复合材料性能的下降。当用未经表面处理的短亚麻纤维增强PLA时,短亚麻纤维质量分数为6.0%时,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58.8MPa,9.4kJ/m2,90.5MPa,4.9GPa;而当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短亚麻纤维进行处理后,所制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59.8MPa,9.0kJ/m2,83.3MPa,4.4GPa;利用氢氧化钠对短亚麻纤维进行处理后,制备的改性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50.3MPa,7.8kJ/m2,53.9MPa,3.3GPa。张文娜等[33]利用熔融热压法制备了PLA/亚麻纤维复合材料,当热压温度为195℃,热压压力为8MPa,热压时间为5min,亚麻纤维层和PLA层之间的铺陈角度为90°时,所制PLA/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横向拉伸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17.8MPa,1.54GPa,21.0MPa,1.78GPa;而层间铺陈角度为0°时,纵向拉伸性能最佳,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23.2MPa,1.72GPa,28.1MPa,3.27GPa。彭尧等[34]以毛白杨木粉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了一种PLA/木粉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约为43MPa,弯曲模量约为5.8GPa,24h内吸水率约为3.5%,吸水膨胀率约为1.5%。在该复合材料内添加柠檬黄和胭脂红色素会导致其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有所降低,不过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果绿进行染色的PLA复合材料的各方面综合性能较为良好,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有所升高,分别为45.0MPa和6.5GPa;虽然吸水率也出现小幅上升(约4.0%),但吸水膨胀率却有所降低,仅为1.2%左右。张彦华等[35]以甘油作为共混增容剂,以提高木粉与PLA的相容性。随着甘油用量的增加,PLA/木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则先提高后降低。当甘油质量分数为6%时,PL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吸水率分别约为32.0MPa,57.5MPa,3.7%。左迎峰等[36]以甘油作为共混增容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PLA/玉米淀粉复合材料。随着甘油用量的增加,PLA/玉米淀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当甘油质量分数为15%时,拉伸强度最高,约为27.0MPa;但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甘油用量增加而持续降低,断裂伸长率持续升高;另外,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随着甘油用量增加而降低,当甘油质量分数为12%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为优异,拉伸强度约为23.0MPa,弯曲强度约为24.0MPa,吸水率约为5.0%。

  2.2合成高分子材料增强PLA

  除了天然高分子材料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也可以作为PLA的增强增韧材料。而且,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多样,聚乙烯、聚丙烯腈、聚苯乙烯、芳香族聚酯、扩链剂等均可作为PLA的增强增韧材料。韩可瑜等[21]分别以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增强PLA,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发现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均能有效提高PLA的拉伸强度,PLA/聚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高达650.0MPa,PLA/聚丙烯腈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高达265.0MPa,远比生物体的跟腱的拉伸强度(50~150MPa)高。将所制改性PLA复合材料植入白兔脚部跟腱、白兔生物体内的实验表明,两种改性PL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植入白兔体内7天后,白兔伤口愈合良好,15天后炎症减轻,30天后炎性细胞减少,60天后炎症消失,90天后炎性细胞反应与囊腔形成均低于Ⅰ级。与聚烯烃相比,芳香族聚酯与PLA的极性相近,相容性更好。蒲立峰等[22]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作为增强增韧材料,制备了一系列纤维质量分数分别为7%,14%,20%,27%的PLA/PET复合材料。与纯PLA相比,PLA/PE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并且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也相应提高。PET纤维质量分数为27%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约为95.0MPa,是纯PLA的2.4倍。金泽枫[37]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为增韧材料,制备了PLA/PBT复合材料,并以聚己二酸为增容剂来提高二者的相容性。当PBT质量分数为30%时,PLA/PBT复合材料的韧性得到了有效改善,冲击强度为395.5J/m,断裂伸长率为56.4%,均为纯PLA的30.0倍左右。随后在PLA/PBT复合材料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碳纤维,当碳纤维质量分数为20%时,制备的PLA/PBT/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均得到有效提升,拉伸模量提高至5600MPa,弯曲模量提高至6200MPa。肖湘莲等[38]用聚碳酸丁二酯(PBC)对PLA进行增韧改性,当PBC质量分数为7%时,制备的PLA/PBC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高达200%以上。另外,在PLA/PBC复合材料中添加少量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丙烯酸酯类型抗冲改性剂UF100等,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韧性。少量的扩链剂也可以有效改善PLA的力学性能。陈卫等[39]在PLA基体中仅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4%扩链剂JoncrylADR4370S,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改性PLA复合材料粒料。研究发现,制备的PLA复合材料粒料的拉伸强度、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70.2MPa,34.3J/m,127.1MPa,3.8GPa。

  阅读期刊:

  化工生产与技术主要是发表化工研究类论文的期刊,也可发表部分化工机械类论文,该刊1994年在浙江省创刊发行至今,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刊号是33-1188/TQ,创刊至今发表过大量的化工类论文,曾荣获1997~1998年度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荣获第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二等奖。



聚乳酸复合材料如何研究


SCI学术指导


聚乳酸复合材料如何研究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