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意义出发,对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工程成本控制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了工程项目预期的控制目标。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5 热度:
摘要: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意义出发,对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及工程成本控制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了工程项目预期的控制目标。
关键词,项目施工 质量控制 工期控制 成本控制 方法对策
前言
施工项目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对象,是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三控制”为手段,以相关合同为依据,按工程项目的内在规律,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组织、指导、计划、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另外,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并运用相对应的措施对“三大目标”实行有效控制,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工程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的意义
1、质量控制
1.1质量控制的意义
质量控制是“三控”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观念,把工程质量放在工程管理的首位。因为它不仅关乎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筑工程质量差所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其他产品更为严重。所以做好工程建设中的质量控制,是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
1.2实施质量管理目标化、定量化、程序化是一条质量控制行之有效的途径
1.2.1质量管理目标化,就是在工程开工之前确定该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即部优、市优、区优还是合格工程,为何要确定质量等级呢?因为不同的质量等级,所对应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确定质量标准也即制定了该项工程的施工标准—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目标,没有标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施工所要达到的要求心里没底,必然导致质量管理意识上的模糊和混乱。
1.2.2质量管理定量化是目标化管理的具体体现和实施,即对目标化管理所确定的质量标准数字化,如市优工程的钢筋绑扎所允许的钢筋错位是多少毫米,砼工程的蜂窝和麻面所允许的深度和面积是多少等等,这些定量化的标准通常在国家规范中都有,即使规范中没有的,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规范进行制定。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些定量化的标准要作为施工文件的形式发放给施工班组和相应的管理部门,施工人员要以这些数字化的标准作为施工依据,检验人员必须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测量记录,与数字化的标准对照,判断是否进行下一工序。工程质量检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必须以客观的数据为依据进行分析,作出科学评价。不以数据为依据的评价是定性的评价,定性是模糊的概念,当然对工程质量管理定量化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人工处理难度较大,我们可以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2.3质量管理程序化,可以说是质量管理目标化、定量化的保障,它分两个部分:材料设备进场管理程序化和分项施工管理程序化。材料设备进场后必须检验合格后登记入库,为了防止漏检,每批登记的材料数量之和要等于材料设备用量。分项施工程序化即进行每一道工序之前必须有管理部门批复的下一道工序的预隐报验单和下一道工序的技术交底。它是保证施工质量管理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能极大地避免材料设备和分项工程施工漏检现象发生,从而降低了工程质量的波动。
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程序化管理是目标化、定量化管理的保障,目标化、定量化管理是程序化管理的依据。
2、进度控制
2.1进度控制意义
进度控制也为建设单位所关注, 它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承包人制定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由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后,承包人开始施工。在施工工程中,要对实际工程进度和计划进度不断进行比较,找出偏差的原因,采取措施要求承包人加强对进度的管理,调整后续进度计划,这样一直循环直到工程竣工。
2.2进度控制手段
2.2.1施工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要做好规划、控制、协调
(1)规划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中,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2)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3)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施工之间的关系。
2.2.2构建网络计划进度
在调查工作完成并且所有的关键项目小组就主要项目目标达成一致后,项目小组就要开始准备构建网络计划进度。首先要确定项目的活动分解结构(WBS),即把项目分解为可以协调控制的、消耗项目的时间和资源的可测量的明确部分。
2.2.3制定三级工程计划
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这个计划不仅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还要包含业主和监理单位的工作,并且要充分考虑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影响。建立明确的管理结构,安排专职的计划员,计划员要对生产安排、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技术文件充分了解,并对施工进度提前做出预估。
2.2.4三级进度计划的贯彻途径
1)每周召开一次各单位负责人的生产调度例会,并根据进度不时安排召开有关进度的专题会议。2)各单位负责人必须按时上岗,随时取得联系,互相通告进度管理体系,建立各部门成员的联系总汇。3)各单位、各负责人、计划员之间,要及时进行联系,指导、反馈、建议等工作交流。
3.1工程成本控制的意义
建筑工程成本作为评定一个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反映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材料的使用,设备的利用,以及施工劳动组织经营活动成果。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及早发现和补救施工过程中由于超支而带来的影响,是工程项目管理至关重要的部分。当今建筑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更加激烈,所以无论是项目管理还是更高层次的管理,都应该对施工活动中的成本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3.2成本控制的手段
3.2.1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制
成本通常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可变成本是劳动力、器械、材料的直接成本和现场间接成本的综合。固定成本是管理成本,它与工程量无关,一般是稳定不变的。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成本控制目标,这样使得成本控制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落实成本目标的关键是承包人,所以要明确承包人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建立完善的目标成本控制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有关的考核细则。
3.2.2 狠抓程序环节,实现目标控制
1)根据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成本控制要从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根据企业的施工能力、技术水平、工艺设备,在可能的范围内修改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经济、高效、科学的施工方案,安排合理的施工过程,强化现场管理,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减少成本,实现成本控制目标。2)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降低成本。要与时俱进的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选用节能材料,施工中要实行技术节约措施,对施工中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要周密策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严格把关,保证顺利实施,促使成本降低。3)严格施工计划,强化定额控制。严格按照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人、财、物,按计划投入,避免成本出现人为失控造成浪费。4)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人工成本。施工人员要择优录用,强化劳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定额任务考核和结算。调配劳动力,实行多劳多得政策。施工中做好各工种工序的衔接,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5)做好材料的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工程建设成本中材料的比重最大,要对原材料的采购、价格、质量、使用严格把关。做好材料使用、回收、盘点等关键环节的控制。6)严格控制机械费等开支。严格控制生产性开支,杜绝浪费,认真核算,严格审批。7)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事故损失。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操作,执行自检、互检、交叉检查制度。对已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解决事故隐患,减少工程返工造成的损失。8)强化关键环节管理。工程的每个步骤都要突出管理这个重点,加强人员的档案材料管理,把员工的行为始终规范在企业管理的制度当中,控制成本,树立企业形象。
二、总结
综上所诉,进度、质量以及成本三项控制是管理人员的重要管理职责,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三大目标的控制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项控制”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最终实现目标,必须引起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工程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项目目标控制的根本任务,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