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5 10:05 热度: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市政桥梁施工中后张法预制梁板的主要质量通病及成因,探讨了其质量通病控制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市政桥梁 预制梁板 质量控制 防治措施
一、预制梁板常见质量通病及成因
1、人为因素导致的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色差、冷缝、水波纹。主要原因为:不同部位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过长; 混凝土拌合不均匀,拌合时间不够;拌合机电脑计量系统不稳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忽高忽低:坍落度过大时在腹板上易出现水波纹,甚至出现离析现象。
2、模板原因造成的外观缺陷
主要形式有:漏浆, 常见部位在横隔板、端头、底板与台座之间,主要原因是密封不严,除了采用橡胶密封以外,还要用双面胶带和海绵填充物来密封细小缝隙。粘模,主要原因为:脱模剂涂抹不均匀、模板打磨不干净表面粘有水泥块、模板涂抹完脱模剂后造成的二次污染、强度不够拆模过早等。
3、人为因素导致的内在质量
主要表现形式为:气泡较多、较大,顶板厚度偏差不合格,混凝土裂缝。腹板气泡较多、较大,主要原因为: 腹板振捣时间、间距、深度、遍数不符合要求等,造成腹板气泡较多、较大。顶板厚度偏差不合格,主要原因为:用于控制顶板混凝土浇筑厚度的标志不准确,造成顶板厚度偏差超出规范。混凝土裂缝,顶板或梁体出现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内部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裂缝,加强养护,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
4、其它方面导致的质量通病
腹板上保护层垫块斑点,主要原因为: 由于砂浆垫块与面式接触或本身吸水造成腹板混凝土出现色斑。腹板钢筋部位的混凝土色差,主要原因是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小。
二、预制梁板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第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1、水泥
要注意水泥质量的稳定性,所以就要提高水泥原材料复试的频率,确保水泥质量在使用中的稳定性。
2、外加剂
外加剂应优先选用聚羧酸系产品。采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且质量稳定的产品。应做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试验,不得有假凝、速凝、分层或离析、坍损过大现象。
3、石料
石料一定要进行水洗,采用两级或以上连续级配,在使用前须进行碱活性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应采取抑制碱一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4、中粗砂
中粗砂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的II区中粗河砂,砂子应过9.5mm筛子,砂子在使用前也要进行碱活性检验。
5、水
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或者进行酸碱性和有机成分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二、配合比控制
l、在配合比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满足流动性要求时,尽量选取较小的用水量;满足粘聚性要求时,尽量选取较小的砂率作为合理砂率;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对,尽量选用较小水泥用量:截面最小尺寸、钢筋净距允许时,尽量选取较大的粗骨料粒径。
2、矿物掺合料
在预制梁板混凝土中可采用单掺或复掺技术。单独掺加粉煤灰作为掺合料时,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25%。如采用矿渣粉作为掺合料时,应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复合技术。
3、粗集料级配
粗集料级配除符合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连续级配外,还应采用最小空隙率级配。
4、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校核
预应力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5、混凝土中单方总碱含量的校核
控制混凝土中总碱含量目的是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同时预防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一般不宜超过3.0kg/m3。
第三、拌合机计量精度控制
混凝土拌合站应采用脉冲式下料设备,有效控制砂子、碎石计量精度,其误差小于2%。水、水泥采用电子计量保证计量误差小于1%。采取措施严禁窜仓。生产过程中应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集料含水量变化,每一工作班不应小于一次。
第四、钢筋问距及保护层厚度控制
钢筋间距采用定位板法控制。波纹管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管道无破损、接头连接牢固。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采用PVC等工程塑料材料预制的卡扣式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呈梅花形布置。垫块与模板之间采用点接触,防止影响梁体外观。混凝土浇注时,随时检查钢筋定位垫块是否滑落,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第五、模板安装控制
新模板进场后对模板应进行打磨处理,先用水泥砂浆涂抹,然后用水砂纸打磨。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项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脱模剂的选用应掌握“喷光,干透,抓牢,洁面,防损”要诀,梁板预制台座上采用贴不锈钢板并涂液体石蜡。
第六、混凝土拌合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投料顺序,先将砂子、碎石、水泥加入搅拌锅干拌5- l0S,然后加水拌合,最后加入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整个拌合时问控制在90-l20S。严禁将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和非聚羧酸系减水剂混凝土混合。
第七、混凝土运输过程控制
运输混凝土量的多少应以能保证混凝土的正常浇捣为宜。施工前应预计混凝土浇筑时间、运输距离、环境温度、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之间的关系。
第八、混凝土浇筑方法控制
混凝土浇注顺序为:先浇注底板砼,再浇注腹板砼,最后浇注项板砼。两腹板混凝土应对称浇注,并防止两边砼面高低悬殊,造成内模偏移。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模板、钢筋、波纹管等松动、变形、破裂和移位;应控制砼的总浇注时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试件,严禁在拌合站取样制作试件。
第九、混凝土振捣工艺控制
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特别是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的承托、预应力钢束锚固钢筋密集部位,由于钢筋比较密集,建议采用直径稍小的振动棒,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并配合附着式振捣器,确保不漏振,不过振,保证外观质量。使用聚羧酸外加剂的混凝土振捣时间应比奈系等外加剂振捣时间适当延长。混凝土振捣密实的一般标志是混凝土液化泛浆后,表面基本不再下沉、气泡不持续涌出,泛浆、表面平坦。不得在模板内利用振捣棒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
引起离析。混凝土捣实后1.5—2.4h内,不得受到振动。
第十、拆模与养护
不宜过早拆模,否则易产生裂纹和出现粘模现象。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尽量减少暴露时问,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对于梁体养护可采用土工布覆盖项面、洒水、喷水相结合的养护办法。
第十一、预应力张拉控制
1、钢束定位:一般直线段定位钢筋间距可采用lm、曲线段为0.5m。
2、锚下加强筋预埋:做好锚下螺旋钢筋和钢筋网片的预埋工作,保证钢筋之间的净距与混凝土配合比相适应,以免因此造成张拉端混凝土局部承压破坏。
3、锚具:锚具常见问题是:强度不足、截面尺寸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夹片破碎、咬合力不足等,造成钢束回缩超标、咬断钢绞线,甚至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
4、张拉压浆:建议采用全自动成套张拉和压浆设备,以更好地保证质量、提高功效。
三、结束语:
预制梁板属于高标号混凝土,几何尺寸要求严格,所以质量难以控制。通过对后张法预制梁板常见质量通病的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在施工中来提高预制梁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