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量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建设带来损失,因而,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摘要:质量是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建设带来损失,因而,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地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当前的最佳选择。本文分析了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管理举措。
关键词:桥梁施工,质量问题,预防举措
一、桥梁施工出现问题及原因
1、混凝土桩断桩
实践证明,施工工艺并不是引起挖孔混凝土桩断桩的主要原因。当孔底和孔壁渗水上升速度≤6mm/min时,可以采用普通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施工,而当渗水上升速度>6mm/min时,则采用灌注水下混凝土工艺施工,若渗水上升速度较大时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自由水浸入混凝土混合料,过多的自由水“冲蚀”砂浆,使得水泥浆漂浮,砂粒离散,最后导致粗颗粒嵌结成空洞骨架,成为缺陷桩,促使混凝土灌注桩全部报废。
2、预应力混凝土架误差超出允许范围
(1)模板制作原因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制应该采用框架式钢模板,但在制作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下:
①框架的前后立柱太短,需要方木和对头楔共同调整高度,不易操作且容易产生误差;
②框架的间距过大,有的间距达100cm;
③框架距接头距离大,有的超过40cm,使接头处的刚度不足;
④模板制作时焊接不到位,补焊时因热变形而超出误差范围;
⑤底版未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有翘角现象。
(2)模板安装原因
①安装模板未按规定的方法控制,几何尺寸偏差大;
②调整高程的对头楔不是用方木制作,而是用下脚料加工或对头楔未用铁钉连接,或用单楔,致施工中因附着式振动器工作振动而“退楔”;
③模板接头两端各相邻面应在同平面而未在同面,相邻直线应为同平面直线而实为异面直线,出现折弯;
④(上、下)对拉螺杆两段螺丝未旋紧。
(3)混凝土施工原因
施工中因振动器的工作振动而造成拉螺杆螺丝松动或对头楔退楔未能及时加固,而且多余的混凝土混合料未清除,导致梁高误差超出允许范围。
3、混凝土外观质量差
混凝土外观出现麻面、水泡、气泡、蜂窝和鱼鳞纹等质量缺陷的原因主要有:
(1)材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不当
承包人对水泥的采购、储存和使用比较重视,往往忽视了集料的选择。粗集料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规格的材料配合而易被忽视。混凝土混合料级配不恰当时空隙率大,造成混凝土不密实,容易形成蜂窝麻面。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也是产生混凝土外观质量差的原因之一。混凝土拌合必须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
(2)混凝土施工原因
由于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制时间控制不严,入模进料不讲究,振捣混凝土混合料的时间、方法不当等等,都是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差的重要原因。
二、桥梁施工质量管理
1、混凝土桩断桩预防措施
对于渗水量不大又不能采用普遍混凝土浇筑的挖孔桩混凝土,即孔底和孔壁渗水上升速度>6mm/min时,必须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基。此时在以地下水无渗出孔壁的前提下,孔内注入高度<3m的水,而后按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方法、步骤灌注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可能在某一高度时水从孔壁被混凝“逼”出,混凝土顶面没有存水,此时仍应保持导管埋深不小于2m,确保混凝土“翻浆”均匀密实。
2、预应力混凝土架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的预防措施
(1)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底模是模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最大相对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支撑框架的地坪必须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底模下的对拉螺杆预留孔距离不应大于100cm。制作模板的钢板厚度以5mm~6mm为宜。框架间距以钢板厚度而异,宜为70cm~90cm,中心距模板接头不应大于25cm。模板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棱角线条分明,焊接点打磨平顺。模板的竖向升降用螺旋调节为最佳。“鸡腿”应采用槽钢制作,其高度应与底模高度相协调,以便用对头楔调整。微调加固“鸡腿”的木楔(对头楔)应以方木(6cm×8cm)制作,确保任何两个对头楔在任何衔接距离都保证上、下面平行。侧板与底板、侧板之间宜采用榫接。榫接处的阴、阳榫应适宜搭配(合榫)。如不采用榫接而平接时,安装时接缝宽度应≮2mm。
(2)安装模板时,应对几何尺寸严格控制。模板安装时的几何放样和检测原则为:
① 先找出几何中心或中心轴线作为基准,以防偏位;
② 由几何中心或对称轴向两侧前后丈量,以防偏心误差;
③ 准确确定结构顶面各角(点)的平面位置和相对高程后,用直线(拉紧线绳)确定各侧面平面投影,或直线位置;
④ 上述内容应反复多次进行,直到合格为止。
(3)施工中,应有专人检查模板,特别在附着式振动器振动后,要检查螺丝是否松动、木楔是否退楔,并随时予以加固。在浇筑翼板混凝土结束后,应以两边侧板顶为基准,用直尺衡量,刮除多余的混合料,确保梁高误差在允许范围(箱梁为+0mm,-5mm)内。
3、混凝土外观质量管理举措
(1)优化配合比设计
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是浇筑混凝土的四种基本材料,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技术性能的辅助添加剂,将各种原材料按适当的级配和比例搅拌均匀,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游离水排出,使水泥浆填充于粗细集料之间空隙,使其成为内实外光的胶结实体。
控制好砂的级配,选用中砂且大致均匀,不能都用规定级配的最大极限百分比,这样有利于混凝土密实光洁。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的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于钢筋问最小净距的3/4。一般的说,预制梁、板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1.5mm,其它混凝土工程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宜按结构体积大小、钢筋疏密程度选用适宜的水灰比和坍落。
(2)改进混凝土施工工艺
①随时检查混凝土施工搅拌时间;
②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以防漏浆;
③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等下料,避免混凝土离析。进料应速度适中,防止过多的气泡进入;
④控制振捣间距,插入式振捣器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左右,振捣新的一层,均应插进先浇筑混凝土5cm~10cm,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
控制振捣器时间,做到不欠振,不过振。并注意注意振捣方法:在垂直振捣时,振动棒垂直混凝土表面;斜向振捣时,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40°~45°角;振捣棒要及时上下抽动,分层均匀振捣密实,振捣好后,要慢慢拔出振动棒,使混凝土填满振动棒所造成的空洞。控制好振捣程序,先周围后中间,并注意混凝土摊铺应四周高中问低,以便把气泡尽量往中间赶出,避免聚集在模板处。
⑤混凝土应最少两次收浆。第一次宜采用木抹大面收浆,将表层粗集料压入浮浆下,最后一次收浆宜采用铁抹,在泌水过程结束、定浆后进行,不易收浆时严禁洒水,可铲除一部分混凝土,重新拌制新鲜混凝土进行吸浆。修补抹平时应用其他部位的多余表面浮浆,不准在表层撒灰修补。注意保护层砂浆垫块处的混凝土振捣,务必使水泥砂浆充分包裹;或采用振捣一小段先取下一小振垫块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垫块处表面产生明斑或暗斑。
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有许多,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环节对桥梁施工质量的影响,尽力将可能导致施工病害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其降低甚而消除,进而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大宏.桥梁施工质量管理探究.科技传播,2010年第20期
【2】浅析市政桥梁施工质量问题与预防措施
【3】王剑.基于对确保桥梁施工质量的技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