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北衙地区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分类与特征

摘要:北衙地区为一铁、金、铜、铅、锌复合式多金属成矿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矿化期次、类型多,成矿范围宽、深度大,对赋矿有利的构造空间发育。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北衙地区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分类与特征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北衙地区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分类与特征

  摘要:北衙地区为一铁、金、铜、铅、锌复合式多金属成矿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矿化期次、类型多,成矿范围宽、深度大,对赋矿有利的构造空间发育,矿床类型随成矿期次、成矿作用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期次和不同成矿类型在成矿空间上重叠的现象很普遍。

  关键词:金多金属矿;原生矿床;表生矿床;赋碱斑岩;

  北衙地区为一铁、金、铜、铅、锌复合式多金属成矿区,早期富钠的碱性岩浆和富碱斑岩活动形成了早期的矽卡岩型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其后又叠加侵入了富钾的流体或岩浆,钾交代带来了本区具有实际意义的金的原生成矿作用,对早期斑岩和相关矿床发生了改造,岩体强烈钾化,磁铁矿和其它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叠加了金矿化,形成了富铁和富多金属的复合式金矿床。原始成矿作用之后该区在地壳隆升构造活动的影响下,矿床遭受外营力改造,以碳酸盐为主的围岩发育了强烈的喀斯特化,形成了新的表生改造富集型和洞穴堆积型古砂矿。在这个构造活动期,还伴有与内营力作用有关的岩浆气液活动,气液爆破构造和爆破角砾岩十分发育,浅层低温热液循环提取矿化物质,给堆积物或围岩带来新的叠加蚀变和矿化,在灰岩的构造裂隙和喀斯特裂隙洞穴内充填,形成含金富铁的矿脉。

  1、成因分类

  北衙地区金属矿种类复杂,矿床类型随成矿期次、成矿作用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期次和不同成矿类型在成矿空间上重叠的现象很普遍,但也可独立存在。现根据矿石的结构、矿物成分、矿体的赋存部位,围岩特征、赋矿构造空间特征,含矿岩系组合特征等,结合对其形成变化过程的分析,将该区划分为三类十型。

  Ⅰ、原生矿床(①矽卡岩型(含金)铁矿、②脉状、似层状热液充填铁金矿、③斑岩型(含金)铜矿、④金矿化蚀变灰岩、⑤金矿化蚀变斑岩)

  Ⅱ、叠加热液改造矿床(⑥热液交代再富集铁金矿、⑦热液改造古砂矿)

  Ⅲ、表生矿床(⑧(古)掩埋喀斯特洞穴堆积古砂矿、⑨(古)河床阶地和古风化壳相砂矿、⑩现代残坡积和喀斯特洞穴堆积砂矿)

  金矿的原生矿床一般都是热液矿床,原生型与叠加热液改造型的划分实际上也是相对的,只有当叠加改造作用对矿石最终特征形成的影响十分显著时,才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划分出来。比如古砂矿,完全没有遭受热液改造情况下,实际上就是砂金,与现代砂金差别仅仅在固结程度上有所不同,经过热液改造的矿石的结构已发生变化,而且还形成了与热液蚀变、交代、沉淀有关的新矿物,外观、颜色也都与原生砂矿有了明显的差别,常常发生了热液叠加的再富集作用,在提金工艺上已经也不可能象砂金那样淘洗了,基本上已如同岩金。

  原生矿中矿化蚀变灰岩,矿化蚀变斑岩,在局部地段其品位、规模已可能独立圈出矿体,但其成矿规律不清,也暂不具备工业意义。之所以作为成矿类型单列是为了扩大找矿思路,寻找新类型。

  2、各金矿类型特征

  ①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早期钠长斑岩与灰岩接触带发育有较强的矽卡岩化并形成厚度不等的磁铁矿,主要产于红泥塘西矿段,产状受接触带产状和围岩中次级褶皱构造控制,在有利的成矿空间可形成厚大矿体。此阶段仅有较弱的金矿化。采集的磁铁矿样品,无论是原生磁铁矿体还是砂砾岩中的磁铁矿砾石,含金一般不超过1g/t,一般在十几到几百ppb。但此阶段形成的矽卡岩磁铁矿床规模较大,为后来的中低温热液交代阶段的金成矿作用准备了有利的成矿环境。该类型矿床后期普遍被含金和多金属硫化物的中低温热液交代,矿床的主体已氧化为赤铁矿,仅在厚大的矿体内残余部分原生的磁铁矿。

  ②脉状、似层状热液充填铁金矿

  该类矿床的主要特征是完全产在围岩内,与斑岩体没有直接关系。矿体的直接围岩是灰岩,没有或只有十分微弱的蚀变。矿体形态主要有两种:一是充填在灰岩的构造裂隙和层间裂隙内,产状严格受裂隙形态控制,为规模不等的脉状和似层状。分布于锅盖山、笔架山、红泥塘、焦石洞一带,以笔架山、锅盖山最典型。另一种是充填在古喀斯特洞穴和溶蚀裂隙中。也常常侵入到洞穴堆积物中,成囊状,形态复杂的脉状,似层状等不规则形态。它与前一类成因完全相同,差别在容矿空间的特征不同。以万硐山最为发育。该类矿床普遍含金,但变化也特别大,富者可大于100g/t,最高分析样品为208g/t,贫者仅0.0ng/t。经过全区大范围的大量采样分析,该类矿床的平均品位在5g/t(±0.5g/t)。是北衙矿区的主要工业类型。

  ③斑岩型(含金)铜矿(硫化物细脉浸染型金铜矿)

  矿体产于隐伏斑岩体内,目前仅见于万硐山矿段钻孔深部,类似的矿化在地表露头中尚未发现。根据岩芯观察,可细分为细脉状、细脉浸染状和单一浸染状矿石。以富Cu为主,一般含铜0.1-0.5%,高可达4%,含金0.03-3.3克/吨, Pb、Zn含量不高,一般低于1%。厚几米到几十米。红泥塘矿段由于受钻孔深度限制,岩体深部是否也存在该类型矿床尚不清楚。由于目前只有少量钻孔在局部地段见隐伏斑岩,孔深最大也仅300余米,对该类型矿床的了解还很少。根据地震勘探的地质解释,北衙地区深部斑岩侵入体分布范围相当大,盆地基底三叠系玄武岩含铜背景值特高,具有良好的区域成矿背景,预示本区有寻找含金斑岩型铜矿良好找矿远景。

  ④金矿化蚀变灰岩

  斑岩体附近,当有较强热液和气液活动的情况下,形成一种特殊的蚀变灰岩,灰岩成糖粒状或超细碎粉状,伴随强弱不等的硫化物和铁矿化,颜色变为褐黄色,硫化物和微细的铁矿脉在灰岩内呈浸染状分布,地表局部采样含金可达3--6克/吨,钻孔内也有局部达边界品位以上。该类矿床常常与热液蚀变和热液叠加富集型铁金矿体关系密切,是热液成矿作用在围岩内的延展。勘探时常常与主矿体一并采样评价。矿体分布于超细碎粉状糖粒状蚀变灰岩中,矿石具块状构造。从CK5601孔揭示的矿化情况看,矿体含金不高,品位介于0.04g/t和0.44g/t之间,平均0.22g/t。但矿体中银铜的含量较高,它们的平均品位为39.4g/t和0.46%,可以作为铜矿加以利用。

  ⑤金矿化蚀变斑岩

  多分布在内接触带,与正常斑岩相比,接触带附近的岩体发生强弱不等的热液蚀变,如矽卡岩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铬水云母化、泥化、黄铁矿化和多金属硫化物矿化等,这类蚀变不同于斑岩体钾化蚀变,钾化使岩体的Au被带出,这类蚀变使岩体金含量显著增加。如万硐山,红泥塘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岩体含金高达几十到上千ppb,局部可达矿体品位。与蚀变灰岩一样常常与热液蚀变和热液叠加富集型铁金矿体相伴,勘探时常常与主矿体一并采样评价。

  ⑥热液交代再富集铁金矿

  所谓热液交代再富集金矿指的是早期已形成的矿床或金矿化体,无论是内生还是外生,又明显遭受了后期热液作用,发生新的交代作用,生成新的矿物,从而叠加了新的矿化,相当于原有的矿床或矿化体,金的含量有所增加或因迁移形成局部富集。热液交代叠加改造作用是矿区内最发育,最常见的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也是矿区内最重要的矿床类型。

  矿区内岩浆和气、水热液活动从60Ma到几Ma绵延发生,因此所有原生矿床都可能发生后期叠加热液改造。最显著的叠加改造作用发生在原生矽卡岩铁矿床中,如红泥塘矿段所有金矿体均属这种情况。其次是万硐山、笔架山。在红泥塘原生矽卡岩型磁铁矿叠加热液蚀变后,改造为赤铁矿并叠加更强的铅锌矿化。金在原生磁铁矿中含量平均不足1g/t,叠加金矿化后一般可达3-5g/t。万硐山原生的古喀斯特热液充填型含金铁矿体十分发育,后来普遍遭受了后期热液改造,主要是叠加了多金属硫化物矿化,Au、Ag、Cu含量显著增加,是该矿段最富的矿石类型。矿体多为大型不规则囊状、豆夹状、似层状,常形成厚大矿体。热液叠加富集作用是形成有工业价值金矿床的最主要条件。

  ⑦热液改造古砂矿

  万硐山-锅厂河露天采场揭露了沉积古砂矿层间被更晚阶段的斑岩脉侵入,斑岩脉本身已强烈蚀变,含金砂粘土层也遭受了程度不等的蚀变,主要是低温热水蚀变,有新的粘土矿物、葡萄石、绿泥石、铬水云母、绢云母等低温含水矿物生成。沉积体中常夹不规则的透镜状富金的"黑泥",怀疑与微细粒黄铁矿化有关。由于古砂矿本身具有低品位、矿化很不均的特征,叠加蚀变对金富集的影响程度尚未获得量化的概念,尚待进一步研究。

  ⑧(古)掩埋喀斯特洞穴堆积古砂矿

  正在发育的和保留有洞穴空间的,或仅被表层现代残坡积物充填的我们将之归为现代喀斯特;已被沉积物、侵入物和塌陷物充填的称之为古喀斯特或掩埋喀斯特,都存在过渡状态,没有严格界线,是典型模糊态。各式各样喀斯特洞穴为表生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储矿场所。浅部的掩埋喀斯特充填金矿体已被大量开采,矿体形态十分复杂,常常含富矿囊。喀斯特洞穴堆积古砂矿的规模可以很大。如笔架山深部开采的一个矿体,为典型的掩埋喀斯特洞穴堆积的古砂矿,矿体(洞穴)直径大于40米、高大于50米;其含矿砂泥呈黄褐色,矿体金品位介于2.0-5.0g/t之间,易于开采。

  ⑨(古)河床阶地和古风化壳相砂矿

  古河床阶地,古风化壳砂矿是北衙地区重要的表生金矿类型,分布于北衙矿区第三系沉积物的中下部。古砂矿矿体的分布也具河床相的特征,其剖面上槽状或倒梯形状,平面上蜿蜒曲折,矿体厚1-15米,产出较不稳定。万硐山东坡和西坡一带,古砂矿直接不整合于糖粒状蚀变灰岩之上,古砂矿上部普遍发育一层湖相沉积的粘土,矿体的下界面凹凸不平,具有在地表喀斯特发育起来的湖相沉积特征;矿体厚5-25米,含金0.n-n.10g/t,平均在1-3g/t范围。

  由于后期叠加热液蚀变,也含有较丰富的伴生银铜铅锌多金属,万硐山含量分别为:银4.9-38.2g/t、铜0.04-1.82%、铅0.77-2.77%、锌0. 7-2.86%。从结果可以看出,古砂矿也是金铜多金属矿床,它们金、银、铜、铅和锌的平均含量为1.06g/t、24.32g/t、0.90%、1.47%和1.37%。无论是哪种古砂矿,后期均可遭受岩体和热液侵入的搅扰,发生蚀变、烘烤、挤压、流变褶皱等变化,可能有局部的再富集作用。

  ⑩现代残坡积和喀斯特洞穴堆积砂矿

  上述各类矿床、矿化体,在暴露地表后均会遭受风化剥蚀搬运的改造,形成残坡积和充填与洞穴、漏斗中,矿石特点是褐红色(红土化),岩屑、角砾、砂、红色粘土混合在一起,成分复杂,因剥蚀区地层、岩性、矿床特征而变化,无胶结或松散钙质,泥质胶结。现代残坡积和喀斯特洞穴堆积砂矿虽然不能构成规模工业矿体,但可形成局部富集。已是群采的重要目标之一,可混合堆浸。从找矿角度来看,其分布特征和富集度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大多分布在铁矿塘—桅杆坡、桅杆坡—笔架山、笔架山西坡、金沟坝—红泥塘、北衙坝子等地。

  3、结论

  ①北衙地区为一与斑岩有关的复合式多金属矿,伴生有益组分多,据目前已初步获得的资料,矿区伴生有益组分已达7种之多。矿化在时间上、空间及成因上都与富碱斑岩密切相关,具有深源浅成的特点。

  ②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矿化期次、类型多,成矿范围宽、深度大,对赋矿有利的构造空间发育,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③成矿分为岩浆热液期和表生氧化富集期。

  参考文献:

  [1] 张文钊、郭良胜等,中国斑岩型金矿床,地质出版社,2010.4

  [2] 周遗军、武玉海、翟裕生,论金矿床的分类,黄金地质,1996.2

  [3] 蔡新平等,滇西北衙金矿床特征及成因,黄金科技动态,1991.7



北衙地区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分类与特征


SCI学术指导


北衙地区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分类与特征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