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控制、签证、评价和初审的职能,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下文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为了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问题,强调事先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监督、控制、签证、评价和初审的职能,是现行建设项目审计领域中比较推崇的一种审计方式。下文主要分析了在建设工程跟踪审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跟踪审计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rack audit is to solve the audit of weak effect after sexual problems, emphasize the beforeh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ith supervisory and control, visa, evaluation and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functions, i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field of audit is a highly audit mode. Below mainly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follow-up audit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Track audit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项目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查、监督,目的是有效控制和真实反映工程造价,把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合理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效益。

  一、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一种全新方式,目前正处于积极的探索和总结阶段,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法规制度的刚性约束不强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覆盖面不广。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使用,包括诸多环节,需要相应的法规制度约束,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而现行的法规、制度虽然明确规定对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国家审计,但却没有明确规定必须进行跟踪审计,致使有些工程建设单位规避跟踪审计,形成工程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盲区,造成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覆盖面太窄,影响了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操作规程的科学性不强,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随意性太大。同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好几个专业,需要各个专业的审计人员,而工程建设单位不可能有很多审计人员,这就需要有科学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来约束各专业审计人员。目前,许多单位没有规范科学的跟踪审计操作规程,对跟踪审计的职责、范围、内容和程序等未作出明确规定,致使跟踪审计由审计人员个人决定,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随意性大,被审单位无从适应。

  (三)审计力量不足及素质较低,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难以实现。跟踪审计业务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工作量大,时间长,工程建设过程复杂。为了实现跟踪审计的目标,必须有足够的审计人员参与其中,同时对审计人员的素质、专业知识有更高的要求:不仅具有较强的政策性,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丰富的业务工作经验;不但要熟悉工程建设管理,而且要有一定的会计、审计、管理知识,还要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能查找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管理流程的衔接部位、缺失部位、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并作出评价,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实践中,许多工程建设单位审计人员少,大多侧重于财务审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经验,较难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审计要求,难免忽略工程建设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容易做出不全面、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风险,难以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目标。

  (四)工程建设单位认识不足,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难以深入。很多工程建设单位虽然意识到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效,但对跟踪审计具体该深入到什么程度还不是很清楚,基本上要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变更内容时才通知跟踪审计来确认一下变更前后的情况,审核一下施工单位所申报的针对变更的价款是否合适。如涉及到特殊专业分包也只是将谈判的结果通知跟踪审计组而已。而针对变更必要性的论证过程,特殊专业需单独分包的谈判过程,则往往是跟踪审计所不知道的,导致跟踪过程难以深入。

  (五)跟踪审计存在盲区,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问题纠正困难重重。目前,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介入点都是在确定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之后,而项目前期阶段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招投标阶段却是跟踪的盲区,又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环节。如果未作可行性研究匆忙立项,会造成投资决策失误,给经济带来损失。如果方案、施工图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施工阶段的内容变更一个一个增加,最终造成造价难以控制、工程质量与安全难以保证。如果招投标工作不够细致,会导致违规违法现象发生等等。造成了事后要解决这些问题困难重重。

  二、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规章,规范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行为。应按照《审计机关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本地工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例如:审计风险约束机制、审计项目质量责任制、审计工作质量考评体系和奖惩制度,使审计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减少和避免各种错误的发生。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应注重审计成果转化,坚持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跟踪方案,逐步完善内控制度,要围绕法规和审计工作职责,研究和制订开展跟踪审计的操作规范,规范和指导跟踪审计工作,要通过制度规范跟踪审计行为,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使跟踪审计逐步进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中。

  在进行跟踪审计过程中,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审计标准。1.法律、法规。如审计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工程设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市政公用事业法、住宅法等。2.规章制度。包括由国家主管部门、各级行政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前者包括各行业的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结算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信贷制度、工程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工程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工程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企业基建业务有关会计处理办法的通知等;后者包括被审计单位自己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3.预算、计划和经济合同。包括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施工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质监合同等。4.业务规范和经济技术标准。包括各种消耗定额、计价标准、计量标准、质量标准等。

  (二)准确定位,抓住工程建设

  项目跟踪审计重点。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控制环节,工程审计与工程管理交织进行,审计人员频繁地介入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供被审计单位纠偏和改进工作。

  这一操作形式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即监督者的定位,而侵入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审计人员一旦越位,同样会犯其他管理者所犯的错误,因跟踪审计而形成的权力制衡机制也就会随之瓦解。为此审计机关必须明确对此加以界定并严格遵守。要恪守《审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错位”。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涉及到资金、管理控制、管理服务质量、管理责任以及人、财、物等方面。因此,以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为目标的跟踪审计,必须抓住项目实施过程的关键阶段。

  一是决策阶段: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审计是决定和影响投资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做出关于投资方案、投资实施方向性决策,这个决策不仅要明确回答拟建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和推荐较好的投资选择,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应是进一步规划、设计和实施工程项目方案指导的原则、框架和基础。重点是审计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投资的可行性,贷款的落实情况,后续资金的保障情况,资金的回收期预算情况等。

  二是设计阶段:工程设计主要是在方案可行的情况下,对投资所建工程在选址、功能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和确定,这个阶段直接关系到投资概算的确定,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投资的收益和资金链条的安全稳定运行。此阶段重点是审计施工图编制的合理性,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准确性。对于施工图的审计主要看施工图的编制是否符合我们设计的初衷,施工图编制中有没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施工图中对功能的要求是否有高于或达不到设计功能的情况等;检查施工图设计中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包括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体系是否安全、可靠;检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消防、节能、环保、抗震、卫生、人防等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检查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是否达到规定的深度要求。对于工程量清单的审计,要求内容必须深化、计算必须细致具体,因为其是以后实行建筑安装工程包干、确定合同价款、进行工程结算、考核工程成本、实行经济核算的依据,也是招投标中评标、确定施工中标单位的依据。工程量清单审计主要是:1.工程量的审计,主要是施工图中工程量的计算审计。2.预算定额的套用,主要审查是否按预算定额的规定正确套用单价,避免高套、重套现象;定额换算是否符合规定;调整系数是否合理。3.其他费用的审计,包括预留金和暂列金的审计。4.材料价款的审计,包括材料规格、型号、品名是否明确,价格是否合理,暂估材料是否是市价波动大的材料等的审计。

  三是招投标阶段:1.审计工程建设是否按规定招投标;2.审计招标的合法性;3.审计招标方式的选择是否适当;4.审计招标信息的发布方式是否适当;5.审计资格预审工作是否合规、公正;6.审计招标文件是否完备,是否存在隐患;7.审计标底;8.合同审计。此阶段的审计重点是审查项目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招标后公示的时间是否按规定执行,最终中标价格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工程招投标法的规定,合同条款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等等。

  四是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审计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及签证实行有效控制,对工程进度进行合理的确认,对隐蔽工程要及时进行验收,对材料的价格要经常进行调查。要做到严格审核工程变更,避免投资失控。对签证项目要进行合理确认,避免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合伙造假。同时对工程付款进度进行控制,必须严格按照工程的进度进行付款。另外要加强对主要隐蔽工程的跟踪及工程验收的审计,最好取得第一手资料,为以后工程的结算提供依据。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材料必须进行经常的市场调查,严格按照市场价格分批进行结算。

  五是竣工决算阶段:竣工决算是一个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包括竣工结算、设备购置费、土地征用费、勘察设计费、项目监理费等费用,作为业主与承包商最终结算工程款的依据。因此,竣工决算审计主要是对工程量的增减变动进行复核,对材料的单价进行最终确认,对签证项目手续是否完整进行查验,对中标价中的有关费用进行扣减,对行政性收费是否按文件执行等进行查验等等。

  (三)整合力量,防范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风险。首先,工程建设项目涉及到土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多个学科和专业,实施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大大超出了财务收支审计的范围,没有相应的知识技能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此,审计机关必须十分重视,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提升审计技能。一要有针对性地搞好在职培训,进行多学科的整合,迅速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能。二要适当引进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完善和优化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结构。三是聘请合适的中介机构人员,既能弥补审计力量的不足,也有利于优化人才知识结构。这样既可以充分体现和发挥跟踪审计的特点和优势,又可以有效防范进行跟踪审计中的风险。其次,应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领域是容易出现权钱交易问题的重要领域,对此,审计机关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把工程建设领域的廉政问题当作审计系统廉政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一要切实落实审计人员“八不准”制度。加强检查考核,严格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二要用招投标办法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人员。三要建立与跟踪审计配套的跟踪监察制度,探索新的监察机制,加大对跟踪审计的全程监察力度。

  (四)提高认识,拓展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思路。首先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必须认识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不仅仅是进行最终的结算审计,而是全过程的绩效审计,涉及到建设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项目有关单位是否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建设资金是否与资金筹集计划或投资进度相衔接等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求我们必须引进运用多样的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将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相结合、内审与外审相结合、经济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实实在在体现出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势。还要运用先进的审计技术手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抓紧审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指示精神,重视对建设工程专用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建设工程审计,面临大量原始数据的复核、整理、计算、分析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审计时效,必须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的水平。最后还应加强审计人员硬件工程建设,加大辅助仪器的投入力度。当前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施工技术精度和水平越来越高。因而在建筑工程的跟踪审计中,审计单位的管理者要有发展的眼光,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尽早引进实用的新仪器,以提高建筑工程跟踪审计的监测质量,提高取证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审计结果的可信性,避免人为误差因素,降低审计风险。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SCI学术指导


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