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摘要:简要阐述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方案的编制方法,并结合实际举例详细说明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关键词:房屋建筑, 结构施工, 测量方案, 编制方法, 实例
第一部分 如何编制房屋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测量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是整个施工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图纸放大为实物的第一项计划性的工作。
一、施工测量方案编制的依据:施工合同;现行测量规范和规程;测量的基准点(城市导线点、红线桩点、水准点等);施工图纸。
二、编制施工测量方案的基本原则:
1、整体控制局部:这是一切测量工作的首要原则。
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逐级控制,确保施测精度。
3、长方向控制短方向。
4、测量仪器校检原则: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必须坚持定期校检。
三、施工测量方案的基本内容
1、工程概况:着重介绍与施工测量有密切关系的各种平面或高程控制点原始数据。
2、测量参数:主要甲方提供的导线点坐标及起始水准点的高程。
3、建筑控制网的测设。
1)建立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是由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能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根据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2)平面控制网设置原则:大面积的建筑场区、大型建筑物工程,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的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可布置成十字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建筑方格网等。
3)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基本形式: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网。
4)高程控制网的布置: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 ( 构) 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以便互相校核。
4、建筑物的测量放线
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确定: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轮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2)轴线的定位测设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定位的方法应以建筑物的形状不同而异,矩形建筑物宜用直角坐标法定位;任意形状建筑物宜用极坐标法定位;当量距有困难时,宜选用角度交会法定位。
3)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坑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及±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在这些工作中,±0.000标高线的测定对确保槽底标高无误至关重要。
4)结构施工测量:
a、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等。
b、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外控法)。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仪器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或经纬仪)通过预留孔洞(200*200)向上投测(内控法)。
c、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围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总之要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d、标高的竖向传递,可用钢尺以首层±0.000线为基准向上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整尺长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为了便于校核,每栋建筑物应至少由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5、测量仪器 、人员的配置。
6、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现在越来越引起重视,所以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定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则按规范要求选择设置。若设计已给出位置则按设计要求设置。基础施工完成开始设点观测,往后结构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
7、测量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3m以外的坚固地方。
二、工程概况
(一)总体概况
1、本工程位于xx市嘉定区曹安公路1860号,东临轻纺市场,西临xx商务中心。是集商业、办公一体的公寓式办公楼。
2、该工程占地12042m2,总建筑面积为66109m2,其中:地上57846 m2,地下8263m2,地下两层为车库,每层层高3.6m;地上28 层,其中标准层层高为2.8m;建筑总高为89.20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
三、施工准备
1、核对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并解决。
2、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进行检定。
3、根据图纸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四、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要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施工平面图、首层平面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轴线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进行保护。保护方法:控制桩点采用500*500砼墩子,墩顶设置十字墨线,并有红油漆进行标识,周围用钢管保护。
(二)、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由甲方提供控制点及坐标;再根据控制点坐标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作为二级控制,也就是轴线控制线或轴线。
1、建筑物定位桩测设
本工程建筑物定位桩由本市测绘院测定,现场共测设11个控制点及坐标。经测量人员对建筑物定位桩的角度、距离关系进行复测,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3、主轴线控制网测设
在土方开挖完成,进行结构施工时,以主轴线控制网为依据,根据施工需要进行适当的轴线加密。
5、平面控制网精度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二级精度,测角中误差±12″,边长丈量相对中误差1/15000。
五、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本工程甲方提供了3 个高程控制点[吴淞高程系:BM1(4.375m)、 BM2(4.677m)、 BM3(4.689m)],因此不必再测设高程控制网。为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中方便使用,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在场区内测设三个±0.000标高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据。
六、±0.00 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二)平面放样测量
1、轴线投测: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施工图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2、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3、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主轴线间距L≤30m时,允许偏差±5 mm;30m
(三)安装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2、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锤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坠锤与轴线间距离, 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四)±0.000以下结构施工标高控制
1、基坑标高基准点引测: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2、施工标高点测设: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 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施工标高点测设在墙、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4、标高抄测的精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每层允许误差±3mm;高度H≤30m,允许误差±5mm;30m
七、±0.00 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0.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用激光经纬仪竖向投测法进行。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2)埋件的埋设:内控点所在首层楼板相应位置上预先埋设铁板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200mm 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3)预埋件做法:预埋铁件由100×100×8mm 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12 钢筋,且与底板筋焊接浇筑。
(4)控制点的测设:待预埋件埋设完毕后,将内控点所在纵横轴线控制线分别投测到预埋铁件上,并用全站仪进行测角、测边校核,精度合格后作为平面控制依据。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5)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 厚有机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
2、内控点竖向投测
(1)首先把激光经纬仪安置在首层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后,将竖直度盘零,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发射激光束,穿过楼板预留洞直射到激光接收靶上,激光经纬仪操作人员首先调整焦距使激光束聚焦成光点,然后转动仪器,激光点在接收靶上的轨迹形成圆圈,上面操作接收靶人员见光后挪动接收靶,使靶心与圆心重合,此时固定靶位,接收靶中心即控制点位置。轴线投测时,测量人员互相之间用对讲机进行联络。
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如下:每层允许误差3mm;高度H≤30m,允许误差5mm;30m
4、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 钢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二)高程的传递
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本工程高程基准线分别布设在1 层和12 层。
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5、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如下表:每层允许误差±3mm;高度H≤30m,允许误差±5mm;30m
八、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
测量资料包括: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验线记录;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观测记录;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九、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
(一)人员组织
人员安排如下:测量负责人1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承担),负责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以及测量技术资料的编制;测量放线工4 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测量放线操作的人员须具有相应工作经验,至少3人具有测量放线岗位证书。
(二)设备配置
全站仪1台(工程定位);J2型电子经纬仪1台(轴线施测及轴线竖向投测);DS3型水准仪2台(标高传递);50钢卷尺3把(轴线量测);对讲机4部(通讯联络)。
十、质量控制
(一)质量过程控制
1、测量负责人要按照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精度要求。
4、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
(二)质量保证体系
采用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专业测量放线员 垂直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测量质量。
十一、安全文明施工
1、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首先进行安全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带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
2、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配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
3、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4、办公场所作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5、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避免被他人伤害。
6、配合项目部做好各项文明施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