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一个企业、甚至对一个项目部来说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作为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资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完成任务,把影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吴岳节 牛银霞
河南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一个企业、甚至对一个项目部来说是一个永远的话题
作为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物资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完成任务,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种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必须加强成本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even for a project is an eternal topic for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final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with less consumption of materials and labor consumption to complete tasks, influence project cost of various waste control within plan, it must strengthening cost managemen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1施工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主要包括:(1)直接费:其中包括材料费、人工费以及机械的台班费等。(2) 管理费:如施工管理人员的工资、工程所需的办公费、 招投标费、 其他管理人员的工资等。(3) 进出场费: 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有关辅助材料的进出场费。(4) 临建费:工程所需的临时房屋建筑费用或租赁民房的费用等。(5) 业务费::指工程施工现场所发生现场招待费、治安维护调解费以及其他协调费等。
1.2影响施工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1) 外部因素。施工企业要创优质工程,就必须增加相应的劳动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使施工费用增加;随着造价改革发展, 逐渐改为按工程对象取费,使价格构成更接近实际成本;国家安全和环保条例日趋完善,使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的实际发生费用增加;都市化的发展造成的施工场地短缺、运输困难复杂、施工难度增加等原因都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另外,自然条件, 如气候、 地基、 地下水等不利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成本。(2)内部因素。因施工质量、协调、现场管理等问题造成的施工过程中的返工造成的浪费;因加工或采购出错、材料不合适或不符合规格性能等要求造成的材料费的浪费;技术不熟练、图纸错误等施工队伍业务水平原因带来的费用的提高;对项目法施工的认识不到位和对项目管理的内涵把握不准确,项目承包采取一包了事的简单形式,造成成本加大;由于实行分权制的粗放管理方式,项目管理部被给予了过大的权力, 这种分权制下的项目承包经营责任制,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形成了公司、分公司、项目经理部等多级利益主体,很容易出现政令不畅、以包代管、以包抗管的局面,导致施工和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整体效益流失。
2 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投标开始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中。从全过程成本控制来看,成本控制的关键源头是投标阶段,而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一直到竣工决算阶段等过程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是施工的节流阶段,加强对各项支出的监督,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效益的好坏。所以,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要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不断地进行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
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1.2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管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是提高企业效益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要在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成本决策的六个阶段贯彻实施目标成本管理。
1.3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 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明细责、 权、 利,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的局面。
3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成本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具体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具体控制措施。 转贴
3.1 合同签订和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事前控制,这个阶段工作的细致与否将直接决定工程总的成本支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为此,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首先是要依据“标书” 和签订的施工合同确定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对拟建工程进行成本分解,按单项工程提出成本控制目标,打好成本控制的基础;(2)做好施工之前的实地调查研究,包括施工环境、场地贮存条件、材料资源和人力资源条件调查。重视成本失控风险预测,对有可能出现的工程量增减、价格调整、 工程风险、物价涨跌、业主单位的信用、资金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施工所在地的交通、 能源、气候等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依据调查的资料,结合场地施工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从而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以降低施工成本;(3)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细化,根据工程的规模和性质等,做好工程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优化施工方案。把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工程部门、财务部门、材料供应部门以及安全保卫部门,形成全面、全员的成本控制体系,并对项目总成本目标进行修正,提高其合理性和可行性。这也关系到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成败。
3.2 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整个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这个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应当是动态的,因为施工条件的变化具有不可预测性,影响施工的内外因素较多,因此在实际环境发生变化后,各种计划都应及时进行相应调整,使施工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状态。(1)做好信息收集。除随时掌握施工进度,质量信息,材料消耗,还要收集财务信息,市场材料价格,人工价格信息,根据收集的各种信息,不断纠偏,把增加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到最小;(2)注意材料节约,要通过加强现场管理和选用新工艺、新材料,尽量减少材料消耗;(3)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并结合有力的奖惩机制,对实施成本控制成效显著的部门、个人实行奖励,对乱扔材料造成损失的要处罚, 激励全员对施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以便从材料的采购、领用等方面真正实现成本最低的目标;(4)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协调工作做的不好,将会影响工程进度,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各施工部门要互相协调,防止出现窝工、停工。组织专业队、实行流水作业,提高效率,保证工程进度。在这个过程中,项目造价管理人员责任重大,应注意施工现场亲自核实,对每月的成本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严格控制项目的每一笔支出,做到先算后干,边干边算,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将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看两者是否基本吻合,并提出处理意见或措施。
3.3 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
实际中往往忽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工程一旦进入竣工收尾阶段,就把管理精力投入到其他在建工程,致使收尾工作一等二拖,继续发生包括管理费在内的各种费用。因此在竣工验收阶段成本控制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完工后及时清退冗余人员,清理现场的机械和剩余材料,结算未付款项,防止继续发生不必要的各种费用;(2)及时做好工程验收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分析工作,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把这些资料提交给预算部门复核;(3)完成决算后,应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对于各分部工程重新核算,对于超过目标成本控制的部分,进行剖析,找出原因,进行经验总结,以提高今后成本管理的水平,对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奖罚;(4)重视工程后续保修费用支出,指定具体的保修工作责任者,要求其提出保修计划和费用计划,作为控制保修费用支出的依据。
4 结语
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合理的管理体制其成本管理都存在着差别。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增加节支,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及微利经营的空间里,挖掘潜在效益,以保证实现最大的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