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下文叙述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以及内容,指出目前中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摘要]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下文叙述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以及内容,指出目前中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建设,质量管理,发展概况,内涵,问题

  [Abstract] : Quality management is th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of an eternal theme. Below narrati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ntent, points out that 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connotation, problem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指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它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而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 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而从环境监测站建站到现在,根据其内容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

  1.1 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中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建立环境监测工作站建站的初期,质量管理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统计质量控制,它局限于对样品的最终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其合格情况,同时对实验室内分析过程采用了一定的质量控制手段,利用统计方法如空白检验、平行样、加标回收率等对实验室分析数据进行事后检验,但对现场采样工作的质量和其他环节却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

  1.2 质量保证(QA)/质量控制(QC)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环境监测系统先后开展了创优质实验室和计量认证工作。优质实验室分别对人员素质状况、质量保证、实验室条件与管理、工作完成等方面中的22项具体内容对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进行考核,而计量认证则从组织机构、仪器设备、人员、检测工作等5个方面对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质量进行更仔细、更全面、更具体的考核。这样做突破了以往质量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对环境监测行业的自身建设起了强力的推动作用,较短的时间内使监测能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1.3 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1995)的颁布,开始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全新概念,其中13款56项要素几乎覆盖了对实验室机构内部工作的所有质量要求,开始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引入到环境监测领域,这一标准是移植了国际通用的IS0/1EC指南25的全部内容,这将是今后环境监测站质量建站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2.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保证的内容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现场环境质量管理,实验室内环境质量管理,实验室问质量控制,监测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评价。

  2.1 现场环境质量管理

  现场监控主要是指样品的采集,水样样品采集包括:采样容器选择,水样及待测物的处理,采样点位的选择等内容。现场采样要求两名以上人员参加,采样人员必须是持有环保部门颁发的环境监测上岗证,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合格的监测人员。采样方法及采样量要严格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和有关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的采样方法或有关作业指导书进行采样。采样量J、Z满足监测工作要求,采样设备必须经过检定和自校准确,使得其技术状态符合监测的要求,监测中使用的对监测质量有影响的试剂,监测质量有影响的材料必须是合格品。在现场采样的环境条件下应作好记录,当环境条件偏离采样要求时,应按标准要求对采样结果进行停止采样或进行校准。

  2.2 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1.要做好实验的基础工作,包括分析仪器和玻璃量器检定校验;实验环境的整洁;制备合格的实验用水;正确洗涤、干燥与保管好各种玻璃仪器;准确配制各种试液,特别是标准溶液等等。

  2.对实验选用的分析方法在初次掌握时应进行基本实验,包括全程序空白试验值测定、检出限的估算和校准曲线的绘制及检验。

  3.在常规分析时,通过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分析或标准物质等,进行实际样品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自我质量控制来确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等。

  2.3 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由上级监测站对下级监测站或由站内质量保证机构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单独或随机考核,或对上报数据进行实测抽查考核,或组织下级站及有关站对环境样品进行空间互检等,目的在于检查、发现、消除实验室的系统误差,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

  2.4 监测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评价

  1.监测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应按照误差理论的要求,数字修约的规定及结果的正确表达,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的先进技术进行科学的统计、检验与管理。

  2.综合分析及评价。综合分析及评价是环境监测中质量能得到保证的最终环节,它是以综合技术为手段,完成监测数据给环境质量下个定性的结论和防治污染对策的转变。要保证该环节的质量应按环境要素进行仔细、认真的分析,在执行监测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在系统分析下建立严格的制度,用回顾评价的方法检查环境质量结论的准确性,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污染的防治对策等。

  3. 目前中国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质量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不相符合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相结合,存在照搬照抄、仿造他人的的现象,对实际工作的开展不起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对日常环境监测活动起着一种很好的自我监督作用,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的过程,而它执行起来的过程却费时费力,某些基层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往往是工作一套,文件又是另一套,失去了体系文件本身所在的意义。

  3.2 人员综合素质不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受限制

  由于基层站工作环境的落后、地方经济不发达,无法吸引相关专业高学历的人才。而现有工作人员大部分专业底子薄弱,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已经跟不上正在不断提高的环境监测技术。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的人员存在严重不足,质量监测人员和技术负责人员往往由行政领导兼职,这又难以适应监测质量的发展需要。

  3.3 硬件跟不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需要

  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在环境监测方面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一些基层的环境监测站人均办公的面积达不到国标规定的要求,甚至更谈不上其布局要适应分析工作。有些基层站仍然在用上一级监测站淘汰下来的监测仪器设备,由于其本身使用年限已久,精度不够,这样就难以保证监测质量。

  3.4 全程质量管理意识不够,控制措施方法单一

  部分基层站质量管理工作较为松懈,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解决问题。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质量管理,致使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和完善。对于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仅仅采用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现场采样和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存在着漏洞和缺陷,这样就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4. 采取的对策

  4.1 更新质量管理的观念

  《校准和检验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性文件,它的内涵已不同于以往质量管理的要求,它是对实验室能力的全面要求。因此,环境监测站的最高管理层首先必须更新原有的质量管理观念,并亲自参与质量手册的制订和修改,特别是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订和修改,其次要不断地培训和宣传,使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监测人人有责的思想,理解全面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内涵,知晓每个岗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2 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环境监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质量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具体的分析监测技术,熟悉各种标准和规范,掌握一些管理学、心理学知识,还要及时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动态,不断探索解决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质量管理人员大部分的知识面比较狭窄,质量管理的观念陈旧,手段也相对比较落后,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以适应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

  4.3 合制订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规章和程序文件

  各级环境监测站在20多年的管理实践过程中都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规章制度,但很多制度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不能有效运行,出现制度是一套,运行又是另一套的现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所有与环境监测数据有关的事项都必须纳入质量管理环节,并制订各项工作的运行程序文件,使环境监测站所有工作的运行都有章可循。

  结束语

  只有全面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环境监测工作才能的到良好的发展,因此,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 22(2).

  [2]刘建琳.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1)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SCI学术指导


浅谈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