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院病员不断增多及城市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病房楼高层化成为当今中、大型医院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根据作者所参加的实际工程设计的经验,从高层病房楼的建筑特点出发,对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摘要】:随着医院病员不断增多及城市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病房楼高层化成为当今中、大型医院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根据作者所参加的实际工程设计的经验,从高层病房楼的建筑特点出发,对高层病房大楼建筑设计中的手术部设计,病房层设计、屋顶停机坪设计等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手术部的位置与设备层的关系、手术部双层布置模式与内部流线关系、病房层设计与医辅用房的关系、疏散设计与高层病房楼的关系等设计对策,希望对于今后的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层病房楼 建筑设计,手术部 病房楼 疏散设计
【 Abstract 】 :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hospital and urban land use nervous wait for all sorts of problems, ward of the top floor in large hospital, become construction of a kind of trend of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experience, from the top floor of the building ward of characteristics,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the surgical ward of design, ward design, roof the apron of some problems such as design a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the operation department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layout mode and the double internal streamline relations, ward layer design and medical auxiliary housing relationship, and evacuation design and top war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design countermeasures and hope in the future of high-level ward floor building design beneficial.
【 Key words 】 : top ward floor building design, operation department ward floor evacu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医院功能逐渐由单纯医疗发展为治疗(诊断、治疗、护理)、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社会预防、保健等四大功能,大型医院逐渐发展为医疗中心,医疗建筑亦向大型化、高层化发展。随着医院病员不断增多及城市用地紧张等各种问题,许多城市医院在新建、扩建时将适宜建造高层的住院部与不适宜建造高层的其他部分合理分区,形成现代化医院的建筑模式,病房楼高层化因而成为当今中、大型医院建筑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结合个人多年设计经验,对高层病房设计中几个重要方面进行简单探讨。
1.高层病房楼的病房层设计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观念的进步,高层病房楼现在日益的高档化、宾馆化。但是,病房楼的病房层毕竟不同于宾馆的客房层,其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现在的病房楼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将其视为客房标准层进行设计的现象,这是根本错误的。笔者就见过一些这样的实例,整个病房标准层仅有很少的医辅用房,结果就是医护人员只能占用原本设计为病房的房间作为医辅用房使用。这样不仅功能、流线受到影响.使医护人员的使用非常不便,也浪费了为病房配备的医用五气、卫生间等设施的资源。作为病房楼主体的病房(或称病区)是按科设置的,由若干护理单元组成。护理单元则是由一套配备完整的人员(医生、护士、工人)、若干病室、相关诊疗设施以及配套的医疗、生活、管理等用房组成的基本护理单元。医疗及医辅用房一般要占到一个护理单元总建筑面积的25%~30%.这些用房是病房中专业性、功能性最强的部分,也是病房层与客房层的区别之根本所在,理应得到重视,应根据医护人员的结构组成,操作规程、工作习惯等方面进行设计,否则医护人员会弃之不用而另行解决的。我们在海南医学院附院综合病房大楼(方案)的病房层设计中,通过与医护人员充分沟通,合理分区和布局,在保证病室的良好医疗环境的同时又符合医护人员的操作规程、工作习惯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高层病房楼中的中心手术部设计
中心手术部是病房大楼中人流、物流量大和频率最高的部门,在医院和病房楼中都起着“心脏”的作用;同时中心手术部也是病房楼中功能、流线、设备等最复杂的部分。因此,中心手术部的设计是高层病房楼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2.1手术部的位置问题
手术部在病房楼中的位置一般有四种形式:下层、地面层、中间层、顶层。就高层病房楼而言,其建筑形体多采用独立的塔式高层或塔台式高层(多层裙房+塔式高层),手术部的位置设在设备转换层的下面一层为宜。这样设备转换层和手术部的净化空调机房可以合而为一,避免了重复设置机房的问题。但应该注意的是手术部之上的设备转换层应做好地面的防水处理。如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大楼,这是一个塔式高层建筑,中心手术部设在3、4层,其上为设备转换层和净化空调机房,中心ICU设在第2层,使用方便。
2.2手术部的双层布置模式
我国一般按照总病床数/50床或外科病床数/25床设置手术室间数,大多数教学医院多在12~16间,有的在20间以上,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对于塔台式高层病房楼,裙房的面积一般都足够大,在多层裙房中布置完整的中心手术部不存在太大问题。而对于塔式高层病房楼,由于防火分区的限制以及护理单元的规模.其标准层面积一般都在2000m2之内。在此面积内布置数量较多的手术室以及辅助间、卫生通过、值班管理、洗涤供应等用房本身就很困难,加之同时又要保证其消防安全疏散,所以难度是非常大的。在此情况下,手术部采用双层布置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比较理想的双层布置模式是:下层为手术准备层,非清洁区布置办公室、示教室等用房,卫生通过之后的清洁区布置术中休息、值班、办公、餐厅,库房等用房。上层为手术层,中部无菌区布置手术室、刷手间、苏醒室、存放、麻醉器械等用房;四周布置回收廊、清洗等用房(实际上许多医院将这部分作为清洁区或准清洁区使用,污物打包后由推车运送至污梯),以及辅料打包、消毒间等供应用房。上下两层之间通过手术部内部的专用楼梯或专用电梯(可采用无机房的液压式电梯)联系。如重庆涪陵中心医院病房大楼手术部(如下图)。医护人员的入口在下层。在经过下层的卫生通过后,有手术的医护人员通过专用楼梯或专用电梯到达上层的无菌通道,经刷手后进入手术室;无手术的医护人员只在下层清洁区活动,无须换手术服和戴口罩。这样既符合由非清洁区、清洁区、无菌区到净化区的流程顺序,便于空气净化的空气静压级差处理,符合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使用习惯,也符合手术室操作规程的要求。手术患者由推床通过手术部专用电梯从各层病房直接到达上层的手术层,在换床厅对推床车轮进行消毒或换床后进入无菌区的通道,再进入手术室。手术完毕后,患者在苏醒室恢复后沿原路返回病房,危重病人则沿原路离开手术部由麻醉师护送至邻近的ICU观察。
3.高层病房楼的安全疏散设计对策
3.1病房疏散设计
考虑病人平时的休养治疗和应急情况时的安全,高层病房楼每个病房宜设两个门,一个开向走道,经走道可到达疏散楼梯间,这扇门应有一定的耐火能力;另一个开向室外阳台或屋顶平台,阳台或平台既可供临时避难之用,而当其设计成连通阳台或环通阳台形式时,则又可通过它进入疏散楼梯或其它辅助避难设施(如避难滑梯、避难袋等)之中,最终达到安全疏散,如日本东京多摩老人医疗中心为病房设计了宽大的连通阳台和出入口,使病床可直接推到阳台上,极大地方便了病房疏散。
3.2疏散走道设计
在病房楼设计中,为满足功能使用和安全疏散的双重需要,可采取内、外廊混合布置的方式,内走廊为主要交通联系水平疏散空间,外走廊(连通阳台)为疏散、避难、休息和观光空间,这样内外走道形成两条疏散流线,大大提高了疏散安全性,如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病房楼、四川肿瘤医院病房楼等。疏散走廊的平面布置既要便利使用,也要注意不同布置形式对安全疏散的利弊影响。不论是采用线形、环形还是混合形,都必须注意简捷流畅、导向明确,并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应优先设计自然采光、通风走廊,尽可能多地增大自然通风、采光口,这不仅经济、安全,也是医院绿色生态化的要求。布置安全出口时,应严格控制袋形走道,尽量避免这种形式的走道设计。如图所示为某医院病房楼设计方案,标准层中出现四处袋形走道,对疏散安全是十分不利的。
3.3垂直疏散设施的设计
3.3.1疏散楼梯
高层病房楼必须采用防烟楼梯间,可取自然排烟或机械防排烟方式。当采用自然排烟楼梯间时,因楼梯间须靠外墙布置,则可以利用阳台、凹廊等作为防烟前室,这不仅有较好的排烟效果,还利于同时沟通内外走道,增大了设计灵活性(如下图)。疏散楼梯还须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如足够的宽度、合理的坡度、安全防护以及无障碍设计等。
3.3.2疏散电梯
对于高层医院来说,由于其层数较多,而且楼内大多是行动不便的患者,甚至有的病人只能依靠担架和轮椅行动,这就使得他们很难通过楼梯疏散,往往只能借助电梯实施疏散。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消防电梯是满足不了要求的。因此,可根据病房楼规模对部客梯或其它功能用梯(如医疗抢救专用电梯、污物梯等)进行必要的防火处理,使其在平时正常工作,在火灾情况下作疏散电梯使用,以解决紧急情况下疏散电梯不够用的问题。这种疏散电梯无需达到消防电梯的要求,只要它在火灾情况下可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即可,因此可对其作以下处理:(1)疏散电梯应与消防电梯共用一独立的备用电源;(2)应设置正压送风防烟或自然排烟前室,面积不小于 6平方米,与疏散楼梯合设时不小 10平方米,设乙级防火门;(3)疏散电梯的其它要求:考虑到救护伤员时使用担架出入的需要,疏散电梯前室短边宽度不宜小于2.4m 。其电梯井顶宜设通气孔,以便排除窜入电梯井的烟气,而且必须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疏散电梯间前室门口应设挡水设施,以防止灭火用水流入电梯内,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疏散电梯的动力与控制电缆、电线应采取防水措施。
3.4屋顶直升机坪
高层病房楼屋顶设置直升机坪既可以满足医疗急救需要,又可在火灾时起到疏散人员、灭火救援等重要作用,较之其他建筑更有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北京急救中心大楼、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病房楼、第二军医大学医疗大楼等均设置了屋顶直升机坪。具体可根据高层病房楼层数、高度、标准层面积、床位总数及重要程度进行设计。
4.结束语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医疗建筑新建、扩建迎来了一次高潮。而在这些新建、扩建的医疗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当然,医疗建筑存在着复杂性、多样性.不存在哪种格局最好,只有结合医院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做到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就是最适宜的。本文就笔者所参与设计的建筑设计项目提出有关高层病房楼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今后的高层病房楼建筑设计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倪正颖.城市中高层医院的建筑设计探讨(J).上海建设科技,2005
[2]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C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杨秉德.《研究与实践—医院高层病房楼设计探索》.建筑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