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以低碳经济为视角的中国建筑发展路径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中国建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以低碳经济为视角的中国建筑发展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以低碳经济为视角的中国建筑发展路径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建筑的标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节做好能减排,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减少碳排放,并通过景观设计、节能技术等措施的采用提升节能减排效果。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建筑;城市化;建筑业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to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have surged, can lead to global warming, and global warming will to the entire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ve a serious threat. Based on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goals,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make low carbon construction standard, i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festival can make emissions reduction, in building operation proces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and through the landscape design, the energy saving measures such as the technology of ascens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Low carbon architectur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F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与时代意义

  1.1低碳经济的提出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1.2.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在全球气温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1986―2006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1个全国性暖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大、损失增加,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损失巨大、粮食安全压力增加,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据2006年底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中国气候变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很可能在未来50年至80年全国平均气温升高2―3℃;到20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可能上升的幅度为10―16cm,导致海岸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气候变化将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如果不采取措施,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今后20年至50年间的农业生产也将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冲击。面对未来气温升高及其可能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务之急。

  1.2.2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 低碳经济下中国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时代势不可挡,低碳经济要求为建筑业建立一个低碳的能源系统、低碳技术系统和低碳产业链。改变高能耗的生活方式,采用先进的节能手段打造绿色建筑,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建设出绿色环保的房子又控制好资金投入,也正是在中国推广低碳建筑的着力点。具体来说,实现建筑行业的碳减排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3.1要因地制宜制定低碳建筑的标准

  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来确定各自的建筑标准,不盲目复制和理想化采用,让节能方案切合实际。建筑节能不一定要贪图新技术,要多采用成熟的节能技术,工艺和本地材料,都是现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墙体填充保温材料,增大维护面积,安装遮阳系统等低端节能技术简单实用。尽力多利用当地材料以节省成本和运费。减少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碳排放。如果建造是就地取材。就能减少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为生产一吨水泥,几乎要排一吨二氧化碳。如果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可再生甚至可循环的材料,比如木材,就可以大大节约能源,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3.2做好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大户型在利润的驱动下成为主流,而房子中过多的不必要空间比相对紧凑户型实用性差,耗能也多。要提倡简洁的室内装修,过度花俏的室内装修不仅耗用的建筑材料较多,且加重结构的负担,会排放出更多的碳。使用环保健康、可循环利用的低碳装修建材。尽量避免二次装修,多使用可拆卸结构与材料。许多建筑都需要进行简单装修.而用户在人住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将原有的墙面、瓷砖、卫生洁具等砸掉,造成巨大浪费。仅仅上海市每年因为拆除旧建筑和新建筑装修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就在2000万吨之多。这些垃圾的搬运、处理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与排放。可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建筑与装修一体化。多使用可拆卸结构与材料,拆卸后可用做它途,增加其使用寿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通过景观设计来提升节能减排效果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大量氧气,同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在建筑周边种植植物,提高绿化率对于建筑的减排效果巨大。除了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直接减排外,植物还具有杀菌、降噪、除尘、遮荫、挡风、涵养水源、净化水体等间接减排的作用。植物配置上考虑常绿、落叶乔木与常绿、落叶灌木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大树在各方面的减排效果都要远优于小树与地被、花卉植物。

  3.4积极开发、应用建筑节能减排技术

  目前由于技术以及资金的限制,严格意义上的低碳建筑仍旧昂贵难得,但是一些应用成熟技术的节能建筑仍然能够在尽量减少造价的情况下取得很好的环境效应。其实很多低碳建筑所需的技术都是我们熟知的,如太阳能技术、地热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生物质能系统、高效冷却技术与小型风力发电技术。然而这些系统的综合应用及维护复杂精密,耗资较大,这也一直是节能低碳建筑不能较快推广的原因。当然,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一些低碳住宅的建造费用如今已不再是天价。由此可见,廉价而又实用的低碳建筑进入市场应该不会是太久的事。另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江亿也曾指出,我国城市不可能依靠大量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来解决建筑节能,而是要靠合理的建筑设计、用能系统设计、正确的运行管理方法和使用者的节能的生活方式来实现真正的节能。时代行进到高科技和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用智慧营造低碳人居。

  结束语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低碳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低碳建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低碳建筑并对现有建筑进行低碳改造,有利于减少建筑能耗、节约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轻大气污染保护全球气候,有利于传统建筑业的改造和提升,转变城乡建设的发展方式,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一7.

  [2]郭印,王敏洁;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经济.2008,(10);77—81.

  [3]付允,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14—19.

  [4]江亿;中国建筑节能年度研究报告(2008)【R】.北京:

  清华大学.2009.10一12.



以低碳经济为视角的中国建筑发展路径分析


SCI学术指导


以低碳经济为视角的中国建筑发展路径分析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