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绿色工民建发展瓶颈及其未来趋势初探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新认识,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成为大势所趋。建筑行业也应当重塑建筑理念,走绿色建筑之路。本文正是从绿色工民建的概念、特点入手,结合我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绿色工民建发展瓶颈及其未来趋势初探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6 热度:

绿色工民建发展瓶颈及其未来趋势初探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新认识,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成为大势所趋。建筑行业也应当重塑建筑理念,走绿色建筑之路。本文正是从绿色工民建的概念、特点入手,结合我国绿色工民建发展现状,阐述制约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趋势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瓶颈;趋势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o know, go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y be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also remodeling architectural concept, go green building road. This article is from green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civi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the restriction factor, analyze the causes, and based on this, the trend of further discussion.

  Keywords: green architecture; Bottleneck; trend

  1.引言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迫切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既要到达经济发展的目的,也要实现减少环境污染的情况。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新认识,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成为大势所趋,也成为各国协调各种资源的共同策略。建筑行业亦应当有所革新,走绿色建筑之路,尽管在这条革新之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都应当坚定信念,克服困难,不断创新,使我国的建筑行业实现质的飞跃。

  2.绿色工民建概述

  2.1绿色工民建的含义。绿色工民建是指在建筑的完整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为人们提供舒适、环保的生活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建筑。此处的“绿色”并不仅仅指狭义上的绿化,而是应当从抽象意义上理解,即,一种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的建筑,其最终目的在于结语资源与能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绿色工民建的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理念不同,绿色建筑具有低能耗、崇尚自然、注重生态环保、建造风格多样、紧随时代步伐、富有人文主义情怀等特点。【1】绿色建筑要求实现热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然要对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有所革新,在前期建造过程中的由于技术不成熟,可能面临价格略高的现象。但是,绿色建筑绝不等于高价建筑,高价建筑也未必都能到达绿色建筑的标准。把握绿色建筑的相关特点,可以很好的帮助人们评判一项建筑是否符合“绿色”之定义。

  2.3绿色工民建的营造原则。首先,既然绿色建筑的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么环境保护应当是绿色建筑首先考虑和遵循的因素,也应当是与传统建筑先区别的革新点所在;其次,绿色建筑并不是仅仅只建筑物的“绿色”,还应当有一套完整的、相配合的基础设施,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绝不应当是孤立的、静止的、与其他行业毫无联系的;再者,绿色建筑应当回归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能忽略建筑的居住舒适程度以及如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2】

  3.绿色工民建的发展瓶颈

  尽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建筑行业,人们对绿色建筑的热情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涨,绿色工民建在我国的发展似乎到了瓶颈阶段。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主要应当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绿色理念未发生根本性的突破。正如前文所述,很多心目中的绿色建筑就是高价建筑,认为高价建筑一定的质量优越、能环保节能的。其实,绿色建筑的与其说是形式上的绿化工程,倒不如说是一种建筑理念的革新。对建筑及其周围环境的绿化比不可少,但是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节能设计等诸多环节的考察也是评判是否到达绿色建筑标准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也不是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不能仅仅考虑空间的利用、外形的美观,其他配套设施也应单灌入环保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绿色建筑不孤立的发展。

  3.2建筑设计存在诸多瑕疵。绿色建筑目的在于减少污染,减少能耗,其建筑成本应较传统建筑要小。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是建筑成本不减反升。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技术相对不成熟,而是由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偏差所造成的设计瑕疵与不必要的浪费。另外,由于绿色建筑的最终受益者是消费者,这就使建筑的开发商或者投资者失去对绿色建筑的开发使用缺乏兴趣和意向。【3】

  3.3技术相对不成熟,合作程度不够。如果说,理念的不成熟属于软件实力的不够,那么技术的不成熟则是硬件实力的欠缺。我国的绿色建筑行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绿色建筑体系还为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的手段技术还为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推广。另外,国外一些国家的绿色建筑行业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相应的规模,然而我国对国外的建筑理念与技术的引入却缺乏力度,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只能闭门造车、事倍功半而已。

  4.我国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策略探讨

  绿色建筑的营建模式是大势所趋,绿色建筑行业的兴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石。我们在踏上绿色建筑之路时,应当借鉴他国的相关经验,减少弯路,趋利避害,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绿色建筑之路。

  4.1深入对绿色建筑理念的认识。对于消费者来说,克服绿色建筑就是高价建筑的错误认识,提高自己的环保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对于建筑设计者来说,不能仅仅从建筑本身进行绿色设计,其他的配套基础设施亦应当进行绿色规划,从而使绿色建筑朝着整体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开发商或者投资者来说,亦应当转变理念,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投资,为我国的绿色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4.2政府应当加大政策扶植力度。我国的绿色建筑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和擦参与力度。当然,绿色建筑的发展亦不能完全靠政府,各行各业应当适时的相应政府号召,做好行业的改革创新工作,实现产业模式的转型。

  4.3加强技术合作与革新,不断完善人才建设。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不能孤立的、毫无联系的发展。我国在此行业不仅仅要推陈出新,不断实现技术的革新,完善相应的建筑体系,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还应当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技术,弥补我国的在绿色建筑行业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绿色建筑行业做到趋利避害,减少走不必要的弯路。

  5.结语

  绿色建筑是各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各国实现资源合理分配的主要手段之一。绿色建筑不仅仅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状况,也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大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不断革新绿色理念,提高环保素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玉智.绿色工民建发展瓶颈及其未来趋势初探. [J]. 工业技术 2011(24)

  [2]徐佳;沈其明 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原因及策略分析. [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08(9)

  [3]田淑芬. 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J].建筑经济 2005(12)



绿色工民建发展瓶颈及其未来趋势初探


SCI学术指导


绿色工民建发展瓶颈及其未来趋势初探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