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5 10:07 热度:
摘要:建筑设计方法在当今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自己对建筑设计方法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方法;展望
Abstract: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 in today's China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field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of some prospect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Design method; looking
一、前言
人类生活决定了建筑的意义,建筑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形态。作为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来说,优秀的建筑设计将直接作用于人民生活,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设计不是盲目的,它是由方法和理论来引导。建筑设计方法的构建是为了我们能从专业的角度对待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建筑设计人员来说,建筑设计不应该是盲目组织和不加思考的砌筑,建筑师们应当在形成作品前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政治、人文以及美学各方面的条件制约,通过建筑设计原理及方法,对作品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使建筑不仅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的使用要求,并且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建筑设计的方法
建筑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的此前提下,运用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通过建筑思想的引导,从而完成具有某种倾向的建筑作品。所以研究建筑设计方法也是分析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必经之路。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归纳和总结,运用它能使我们具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去对待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繁化简的过程,就是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繁杂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本文就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1.平面功能法
平面功能法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重要方法,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建筑平面进行具体分析,平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合理的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功能法主要使用方法是:先分析用地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使用的性质,从建筑的使用功能出发进行平面的合理组合,并且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
2.结构法
结构法是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表达的宗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的设计。建筑空间与结构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诠释建筑物的性质和形式。
3.构图法
搞清楚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是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前提。建筑设计通过构图的几个重要因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主从、比例、对比、均衡、韵律等形式美的具体规律。
4.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主要是通过我们要系统的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和提炼自然的法则、历史、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及思想,以这些来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相关的建筑设计,极力想通过设计的建筑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这个方法对于建筑师是非常难掌握的。
5.符号象征法
符号象征法是我们把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内部的装饰部位,或是用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和空间体量。虽然很多的建筑在设计时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文化,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大量的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业可能想通过企业符号在建筑设计时很好的融入其中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6.综合法
这个方法是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在很多的群体建筑设计中,将不同的个体建筑分析为不同的几何形体来作为总体设计的一个大方向,使每个建筑单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手法通常是运用到大型的综合建筑设计中。
三、建筑设计方法的展望
1.与其他学科的新合作
随着建筑各技术知识的深入发展,不断地关注其它社会人文科学,从中汲取成果和方法,以启发扩散设计思维,丰富建筑的内涵。从而建筑创作的思路越来越宽,创作的方法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科学。新设计方法的出现有赖于从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学科中获取灵感。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将从不同角度对建筑、城市进行探讨。广义的建筑学究其核心内涵, 便是要从观念和理论基础上将建筑与地景学,城市规划学整合为一。未来人们的视角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出现一些目前还未成型的新建筑学科和新的分枝,如城市病理学、城市生态学、新类型学等。
2.文化表现的新探索
建筑学是地区的产物,建筑形式的意义来源于地域文脉。对于地域文化特色消失的危机感正深入人们的心中。建筑师认真反思技术非人性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尊重民族性、地域性文化和强调城市文脉的设计观念。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进步与丰富是建筑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关于文化的表现,有人借用“同构”的思想试图从深层来寻求体现文化的方法。所以在创作方法中,同构论、符号学、信息学等仍将成为讨论内容。在对文化进行表现的研究领域可能会产生新的方法和领域,可以为建筑创作借鉴,建筑的特色也将在这种关联中被具体体现。
3.建筑技术应用的探索
当代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飞跃,总会带起建筑思潮的涌动,建筑文化亦会随之产生变化。纵观建筑历史上的每一次风起云涌,都不难发现其背后有技术革新的影子。当代建筑业对技术的大胆尝试和利用大都局限于材料技术、结构技术、设备技术等对建筑创作的创新方面。近十年来,人们越来越多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建筑带来的影响。
信息时代是建立在数字网络技术基础上的。数字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主要的是数字技术有可能应用于建筑物的空间构成、实体构件的代替、建筑设备、营建方式等各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方兴未艾的智能建筑仅能当作是数字化时代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萌芽,现今虚拟演播室的出现,就印证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高度。虚拟演播室是由程序产生的一系列光的排练,具有传统材料墙体的隔音、隔热保温、遮挡视线的各种基本功能。内部的划分,则完全由程序控制,每进行一次选择,虚拟的内墙就会毫不费力地从此处移到别处,轻松完成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转化。这种虚拟的空间不单能满足人类视觉,心理上的需要,也能充分胜任实体内墙所承担的工作。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要建筑其结构和外维护体,内部空间的组织划分完全使用程序进行代替,建筑物的建造周期、经济性、灵活性等等都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因时代是以生物技术为前提的,生物技术是微观的,而生态学是宏观的。民学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相对来说是附加的,它改变建筑设计的观念,影响建筑文化的形成。若生物技术应用到建筑中去,很可能对建筑物本身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比如:墙体本身能呼吸,调节温度,更新空气;城市形成,生物群落,自我循环等。以此为方向的设计方法,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的观念进行了微观的探索,运用到城市、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开辟一条绿色生态设计的道路。数字技术与基因技术对建筑物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正如钢筋混凝土代替石材和木材构建起了现代建筑,也许在不就的将来,数字技术与生物技术也将会代替钢筋和混凝土。
四、结语
建筑是经济、技术、人文、艺术、历史等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文化, 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是不同生活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建筑师的意义就在于运用专业知识,以创造性的思维联系历史和未来,使多种趋向中未成型的选择更加接近于社会。建筑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建筑设计师要在满足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加强对设计质量的把握,遵循建筑设计的原则,设计出实用舒适的建筑,满足人们的居住物质和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设计结合自然[M]. L.麦克哈格 著.芮经纬 译
[2]建筑设计方法学[M].张钦楠 著
[3]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表现[J].覃力.建筑学报.1999.7
[4]宫宇地一彦.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拓展设计思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