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误操作导致人身伤亡事件时常发生,所以我们要重视电气误操作,提高监护人、操作人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从而减少误操作事故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7 热度: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误操作导致人身伤亡事件时常发生,所以我们要重视电气误操作,提高监护人、操作人的责任心和业务水平,从而减少误操作事故。
关键词:误操作;危害;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electrical wrong operation personal casualty events often happen in, so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lectrical wrong operation, improve the guardian, operation peopl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business level, so as to reduce false operation accidents.
Keywords: wrong operation; Harm;
一、电气误操作的危害
1、危害人身安全
在电气误操作事故中,时常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电气倒闸操作的操作者,是直接与设备接触的,也就是说,操作者在进行这项操作时,他就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误送电流至正处在停电状态下进行工作的地点,会造成不知情的电气检修、试验人员的群伤群亡。
2、社会影响恶劣
在电气倒闸操作过程中发生误操作。或是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误操作,其后果非常严重的,尤其是恶性误操作事故,不仅会造成供电中断、设备损坏,还将造成事故处理延误,乃至事故扩大,诱发电网稳定性遭到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经济发展和治安稳定等公共安全带来很大的麻烦,还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3、事故时有发时
虽然,为防止电气误操作的发生各级电力生产管理组织制定了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如制定两票管理制度、电气操作现场把关制度、倒闸操作把六关制度、强制安装防误闭锁装置等,有效地避免了—些电气误操作事故。尽管如此,电气误操作事故仍然时有发生。
二、常见导致误操作事故的原因
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是由于当值监护人员和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技术业务水平过低,加上当时的一些外部的客观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但深刻剖析事故原因就会发现,由于管理缺陷或管理不到位所导致的习惯性违章违制,防止误操作制度、防误闭锁装置管理规定、现场把关制度不落实;以及责任感的严重丧失等人为因素,是发生误操作的根由所在。另外,电磁波、当值人员的心理、生理状况等人机工程学因素,对误操作的产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操作人员违章操作
习惯性违章操作是电气误操作的首要原因。有违章习惯的人明知违章了,但仍认为“以前都是这样做过的,不会出事的。”他们普遍的认识就是“误操作必然是违章,而违章不一定出事故”,更有甚者将违章错误的等同于误操作,殊不知“违章”和“误操作”虽有联系,但仍存在很大区别:“误操作”是违章,而且是严重的违章,是直接导致事故(至少是事件)的违章;但“违章”不一定就是现场的误操作,它还存在许多不直接导致事故的非操作现象。由于人们对“误操作”与“违章”存在着认识上的混淆,把所有的“误操作”都当成普通的违章,以致陷入客观存在的误操作事故概率不高的认识误区,继而产生侥幸心理。这就是习惯性违章操作长期存在的原因。
①发、受令不规范;通话不互报单位姓名不讲普通话;操作发令前不讲清操作意图目的尤其是涉及二次回路方面的内容;发令内容和汇报内容不复诵;正式令和预发操作任务含糊不清;不使用标准术语等。
②操作票填写不规范;不遵守“安规”一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的规定;填票前不共同听调度录音,明确操作意图;操作票漏项,审票人责任心不强,过分相信填票人而填票人又依赖审票人来把关;在接到调度预令后不及时填票直到正式操作才打印典型票来操作使其正确性得不到保证等。
③操作前的检查工作不规范;操作前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而没有按模拟图核对设备的运行方式;未认真审核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未认真核对调度令和操作票;操作前不核对保护定位,不检查保护压板;检修过程配合检修人员的操作以及检修完工后的送电操作未到现场检查等。
④操作行为不规范;唱票和核对设备铭牌时未一字一句地核对;操作人没有独立操作意识,监护人叫怎么做就怎么做,起不到相互监督作用;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的操作程序造成操作漏项;独自一人无监护操作走错间隔;无票操作,操作后补写操作票。以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接地前未先验电或验好电未立即接地,常发生验完电过一会或去别处转一圈后再来接地等。
⑤监护行为不规范;操作监护人员将操作人员带到操作设备处唱票;操作人员手指操作设备复诵、监护人员不审核设备和操作内容是否正确,便下达执行令。对于“简单操作”一人负责填写操作票;另一人负责操作,用这样的方法节约时间等。
2、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制度不落实
①使用防误功能不全的装置;在选型时没能从实用的角度出发,选择的是功能不完善的装置,造成虽有防误闭锁装置,但在使用中却在给操作人员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还不能保证倒闸操作的顺利进行。
②不按规定维护防误闭锁装置;机械联锁、电磁联锁等由于维护制度不落实,损坏或锈蚀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微机闭锁电子钥匙不定期充放电造成倒闸操作时不能使用。
③不按照规定使用万能解锁钥匙;运行人员对防误闭锁装置性能、结构、原理不掌握,只有防误闭锁装置专责了解,遇到问题就汇报专责处理;防误闭锁装置维护不及时,不能正常使用,遇到操作任务急时,就将平时封存在解锁钥匙专用箱内的,用时需履行相应的手续的万能解锁钥匙,作为在每次操作时都使用的“万能解锁钥匙”了。
3、管理制度不完善
①企业安全氛围差;运行人员没有把反违章看成是自身安全的需要。没有“我要安全”的意识,违章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制止,企业的安全氛围不够。
②考核力度不大;安全运行工作很大程度来源于运行管理部门的严、细、实,出了误操作事故往往只填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而免去了与直接原因息息相关的有关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而这些深层次问题却是在本企业中具有普遍性也是发生误操作事故的根子,但往往没有与此相应的考核力度。
③任务安排、人员分工不合理;交接班时间进行操作,操作人员急于完成操作,心理状态混乱,很容易发生操作漏项或操作顺序颠倒,该检查的不检查,装设地线不验电等;当班的操作任务太多,无法按时完成,容易发生误操作;操作人和监护人接受任务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审查和分析操作票的有关具体内容,并进行危险点分析,而且操作时急于完成任务,草率行事,产生边操作边修改情况,操作人和监护人对设备都不熟悉,最终导致误操作事故。对于电气误操作事故,如果只分析其直接原因或表面现象,而对造成事故的深层次原因、管理原因轻描淡写或根本不提,不从根源上治理,只是一味的护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不仅不能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甚至还会助长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和隐患。
三、结束语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防止电气误操作很难抓,但是,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文化的氛围,运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落实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危险源和危险点分析透彻、控制措施件件落实,防误闭锁装置按照规定使用、维护保证功能,确保每个电气操作环节的安全,超前预控,就能把误操作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王雅红.论电力系统中的误操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119.
[2]邓伟男.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误操作的一些探讨[J].硅谷,2009(11):90.
[3]于景海.浅谈电气系统的养护和维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