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5 10:07 热度:
摘要:本文主要以山西省为例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并且对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造价管理和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公共交通;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mainly 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f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how to carry out the effective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re analyzed.
Key Words: City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st control
一、 山西省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一)改善山西省地域空间结构,发展公共交通,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根据《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的城市规划,山西省在城市地域空间上实行“中心集聚,轴线拓展,外围协作,分区组织”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也就是说要构建以省会城市太原为中心,并且实行东西南北高速公路、铁路全线贯通,从而形成整个省全面连接的空间构建体系。城市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山西省对城市交通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规划。
构建纵观山西省南北的同蒲铁路, 并且以通铺铁路及其沿线的基础设施为主脉,实现晋南晋北的空间构建体系。加强太原中卫银川一线铁路建设,实现山西省内部东西轴带的沟通,加强山西省与北京天津大都市的联系,密切与山东半岛城镇群的联系,从而全面提升山西省在东部沿海城镇群中的地位。并且在公路方面,南北向大力发展大运高速公路,东西向则加强石太客运专线的建设,形成太旧—太汾柳高速公路轴带发展。
(二)加强山西省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山西省是我国的矿业城市,发展工矿业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目前山西省在城市垃圾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等生活基础设施还不够健全,工业化发展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切实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给市民一个适宜生活的良好环境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
为了切实改善山西省的环境质量,山西省也制定了由工矿型城镇向绿色城镇转化的发展规划。积极的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加强科技开发与投入,深化城镇改革,深入煤炭企业的改革,促进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立生态环境发展机制,促进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加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改革,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建设绿色城市。
(三)促进公园、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提供市民的文化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方便人们的出行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人们的文化水平,因而加强公园、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方面,山西省通过统筹规划城镇功能分区来实现的,对工业、居住以及休闲娱乐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优化城市的功能布局,对各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划分和定位。加强对公园、公共建设场所、老年人活动中心、电影院、历史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
二、 如何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造价控制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维护城市秩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一般而言工程量都比较大,周期比较长,投入成本也比较高,因此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造价控制对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成本控制制度和法规建设,保证成本控制有章可循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离不开完善的成本控制法规和制度的建设。只有切实制定了有效的合理的并且可行性强的成本控制制度和法规,才能够保证成本管理与控制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够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做到有备无患,科学应对,才能够切实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成本控制制度和法规的建设,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且借鉴成功的成本控制经验和案例,完善建筑施工质量、材料、安全、成本核算以及财会核算等各种制度和各项有关成本控制的考核制度。落实贯彻额定限额管理制度,对基础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财力和物理的消耗进行定额限额管理,从而把人财物的消耗都控制在既定范围之内。此外,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施工过程的流水线作业,合理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制定有效的安全质量以及成本控制应急机制,保证整个建设施工过程都是搞高效有序进行,并且对出现的问题能够积极应对,快速有效的解决,对于节约成本,缩短工时有积极作用。并且,建立有效的鼓励激励机制,也就是说对于成本控制做出贡献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每一个施工和管理人员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健全权责利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于造价成本比较高,工程周期比较长,要加强造价管理控制和管理必须按照数据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在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围绕控制目标来展开的,并且通过成本控制目标来实现把成本控制在既定范围之内。在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时,必须由专门的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来完成,并且要根据基础设施项目的各项数据来进行,把成本控制目标与具体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更加可行的合理的科学的成本控制目标。此外,在具体的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加强成本责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健全权责利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控制权责明确,并且各职责人员都能够相互配合。只有项目的执行人,承包商等各方都明确自己的权责利,并且通力协作,才能够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管,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
在城市基础建设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建设成本的现场监管,实现成本的全过程控制。首先,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工程量情报单中的工程量和单价来实现成本支出的控制与管理,并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耗费的分工和材料进行实时的成本支出。其次,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监督与教育,提高每一个施工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使成本控制节约成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能够有效的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并且对其进行现场监管,对于浪费材料的进行批评,促使其加入到成本控制阵营中来。此外,建立物料消耗帐台,并且进行严格管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施工过程中也是可以最大挖掘潜力的成本控制环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用料的规范化、合理化和科学化,严格按照相关质量的要求进行原材料的使用,从而降低因返工等问题出现的材料耗费问题。
三、 结论
为了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城市文明整洁、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山西省制定了《山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该规划体系确定了山西省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为山西省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山西省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有效的设计规划,对于改善山西省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功能不健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需要加强对城市交通的规划管理,还必须切实的改善城市环境,建设文化娱乐公共基础设施等,体现市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造价控制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公益效益等统一。
参考文献:
[1].崔霞. 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思考——以山西省为例 [J], 理论探索. 2010 .06
[2].张仲伍. 山西省城市群建设的初步研究 [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3]吴金德.论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与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创新[J].价值工程.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