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道路的路口排水、横断面设计、安全与人性化设计、环境保护及绿化、美化等问题的探讨。分析近年来建成使用的城市道路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关设计应采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7 热度:
摘 要: 关于城市道路的路口排水、横断面设计、安全与人性化设计、环境保护及绿化、美化等问题的探讨。分析近年来建成使用的城市道路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关设计应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道路;路口排水;、横断面设计;安全与人性化设计;环境保护及绿化、美化;改进设计方法
在全国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下,各城市大力展开了城市道路的改造工程。随着每年十几条景观路及众多的城市街路的建设,各城市的交通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可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随着一条条改造后的道路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也从设计者的角度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此进行具体分析。
1. 城市道路的路口排水
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道路路口的排水情况也极大的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但是每逢雨季,较多大路口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路口积水现象,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及市民的出行方便。其主要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些道路在进行设计时,由于设计周期短,时间紧及其它客观原因,没能进行路口竖向设计,导致施工时,施工单位只能凭直觉顺接路口,从而使路口设置的雨水井不在路口的高程最低点处,影响路口集水效果。从排水设计方面来说,有时可能未将道路竖曲线设置对道路设计高程的影响考虑在内,将雨水井设在了道路纵坡变坡点处,而不是真正的道路高程最低点处,影响道路的排水,而施工时,施工单位未能严格按照排水设计布置管线,也会影响道路的排水效果。
(2)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改造时,道路加宽了,排水量加大了,但是排水管网的整体改造没有跟上,不能及时排除路面雨水,也造成了路口的积水。
(3) 施工完成后,排水管线不能按照每年至少一次的规律及时疏通,导致排水管线的堵塞,也是影响城市道路排水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合理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否合理,极大的影响改造后的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使用效果。为了改善交通条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仅仅通过加宽地面道路,增加机动车道数来完成 ,仅仅是权宜之计,以下二点问题值得注意:
(1) 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加强行人交通管理。在学校、车站、工厂等人流集中地点增设行人控制信号灯,这样就减少了人为的交通事故的发生。
(2) 修建地铁及贯穿整个城市的东西、南北及环城向的高架桥,而且地铁和高架桥紧密结合,共同协调发挥交通功能。高架桥的布置要以双向六车道为宜,桥梁工程百年大计,一旦建成将很难调整。现阶段城市高架桥大部分是双向四车道,而且是对向封闭的,首先四车道已经接近饱和 ,同时一旦有车辆损坏,双向交通车辆马上就会堵塞道路,而且对向封闭也不利于交通救援。
3.城市道路的安全与人性化设计
从各大城市道路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就可以看出城市道路的安全与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在近二年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机动车辆交通量的需求,一味地加宽机动车道,压缩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宽度,忽视了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针对实际工程的设计,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改善。
(1) 防撞墙或栏杆的设置, 即美观又实用。通常防撞墙, 材质都是钢筋混凝土,安全感是有了,但给人以厚重压抑的感觉,另外这样的防撞墙并不科学,当汽车撞到几乎完全刚性的防撞墙上时,造成的破坏程度更大。而防撞墙如用钢板、钢管制成的通透的护栏,既简洁大方,又有足够的安全度。同时它又不是全刚性的,当车辆撞到栏杆上时,栏杆本身可以吸收一部分能量,减少车辆的损伤。
(2)草皮植被、护坡同五线谱的巧妙结合,挡土墙立面同立体浮雕的结合,均给人以无限的的艺术遐想,独具匠心。
(3)道路中心设置的双黄线,车道边缘设置的车道边缘线,为严格禁止车辆跨线超车或压线行驶,在双黄线上设置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大小均匀的特制耐磨材质制成的突起,当车辆压线时,便会产生颠簸感觉,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这种对标线的处理方式也可应用到需要车辆限速、减速路段,同时可以为盲人起到过街提示作用。另外风景区内道路标牌的立柱没有采用金属立柱,而采用木质立柱(或混凝土立柱木质装饰),保持木质天然本色,同样给人一种柔和,同自然景观高度协调的感觉。
(4)道路排水沟的处理。考虑道路的景观效果,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没有采用明沟 ,而是采用暗渠盖板的形式。暗渠设置在道路边石内侧,不仅方便集水也起道路缘带的作用,盖板于边石采用同质感的彩色花岗岩面层处理,同时集水方式采用盖板凹凸错缝形式,在充分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道路的景观艺术效果。
4.环境保护及绿化、美化
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环保设计也应作为一个专门课题加以研究解决。道路作为带状的结构物,应该是一条优美的风景带,给乘车人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融合。比如在路线的方案比较中,就未能提供透视图进行优化比较;已建成的一些项目,跨线桥的型式多套用标准图;至于路容的美化,有些还是通过建设、接养单位的努力才得以完善。同时人行道铺装是道路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路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卵石及花岗岩碎石等天然石材的单独应用或同步道砖、混凝土的组合使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美化效果。在街角处人行道步道砖的扇状铺砌,也值得我们借鉴。
5.针对上述原因,推行几条改进设计方法
a.推行设计招标和开展设计的咨询监理工作。通过设计招标,引进勘察设计方面的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开展设计监理,利用社会监理机构对设计过程、设计文件进行咨询审查,可以有效解决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设计对不同的施工方法、 工艺应加以反映;对不同施工阶段的设计,应考虑其衔接性,以加快工程进度, 降低施工成本。
b.推行设计代表制度和质量回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推行,可以有效解决部分设计人员在施工经验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c.设计前期的测量工作,需要根据设计及施工精度要求,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的施工控制点,一般多采用方格网法,即在交叉口范围内根据施工精度要求,设置一定尺寸的经纬仪方格网,方格尺寸一般为5~10m,在设置方格的交点上实测地面高程,以便将来与该点处设计高程比较得出施工高度,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可在设计等高线图上内插求得。
d.加强排水与道路的设计协调,保证路口雨水井口的设置合理性。严格监理施工单位的道路及排水施工,尤其是在城市较大路口处。雨水井应布置在水量汇集处,并要求雨水不流过人行横道,也不至使地面水在交叉口内聚积或流入某一条道路。及时对城市的整体排水管线做好改造方案以及做好城市道路排水管线使用期的维护工作。
6. 结束语
抓工程质量,应该从源头——设计这个环节抓起。设计中的一些缺陷在施中可以弥补,但所带来的后果可能会成为永久性的遗憾,这些问题如若不在今后的设计中加以重视,不仅增加工程造价,拖延工期,而且还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水土流失。以上只是本人从设计人员角度 ,结合这几年对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实际设计工作,对城市道路设计若干问题的一点浅显分析及相应的改进建议,总之是希望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们能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为城市建设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
〔1〕汤振农,程建川.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 ,中外公路. 2010
〔2〕梁兴胜.现代道路设计理论与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3〕钱 军.对城市道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市政技术,2007
〔4〕罗超文.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些思考[J] ,规划师,2006
〔5〕刘景星.陈洪仁.城市道路交通[J].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