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施工建设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多层住宅中由于地基不良导致建筑物沉降甚至倒塌的事故很多,危机人类生命安全,特别在软土地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8 热度:
摘 要: 地基基础施工建设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多层住宅中由于地基不良导致建筑物沉降甚至倒塌的事故很多,危机人类生命安全,特别在软土地区。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不良地基的处理,应根据不同建建筑物、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从而使地基承载效果达到最佳,为建筑物提供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 多层住宅;地基基础;稳定性;处理方法
1 地基基础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1地基承载力。当地基允许承载力大于建筑物对地基的压应力时,地基工作是安全的、正常的,在建筑物荷载的作用下是不会遭受破坏的。然而,当地基允许承载力小于建筑物产生的压应力时,在地基四周的地面会出现隆起,地基土体甚至会沿滑动面开始滑移,这时地基已经发生了整体剪切破坏,会造成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因此,在建筑基础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地基承载力这一问题。
1.2地基沉降。引起基础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地基土的可压缩性。土体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土颗粒和水自身压缩量是很微小的,地基土真正被压缩的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被压缩和孔隙中的水被挤出。如果地基的沉降量或沉降差不满足规范的要求,会造成建筑物整体下沉或倾斜甚至倒塌。
1.3土坡失稳。土坡失稳是指土坡在一定范围内整体地沿某一滑动面向下和向外移动而丧失其原来的稳定性,即改变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影响土坡失稳的原因有:(1)内部因素:土坡土质;土坡外形;土坡结构。(2)外部因素:人为影响;振动的作用;降水或地下水的作用等外在因素。
2 地基基础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2.1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工程地质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如果地质报告不真实,就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以前在地质钻探中有的有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的地质报告,个别甚至出具假报告,都曾给建设单位造成过重大经济损失。
2.2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多层住宅单体太长的;平面图形复杂,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不均匀沉降量大,造成下层开裂。设计马虎,计算不认真,有的不作计算,照抄别的建筑物的基础和主体设计。
2.3在施工方面的原因。墙体砌筑时,砂浆强度偏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断砖集中使用。拉结筋不按规定标准设置。墙体留槎违反规范要求等等,使上部荷载受力不均匀,造成地基也受力不均匀,引起地基沉降差过大,导致地基破坏。
3 处理方法
3.1从钻探报告入手,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地质钻探报告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钻探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必须提高地质勘测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责任感,这样才能使钻探报告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3.2 从设计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多层住宅的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
3.2.1建筑措施。多层住宅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避免建筑物有显著的高差或荷载差异。在软土地区建筑物的裂缝事故,往往以有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的建筑物为多见,尤其是高、低或轻;重单元连成一体未设置沉降缝时易发生。
3.2.2设置沉降缝。多层住宅的学位体长度应控制在50米以内;长度较大的住宅,考虑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对于平面图形复杂的,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要在其转折处;层高高差处或荷载显著不同的部位设置沉降缝;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3.2.3结构措施。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是保证砖石承重结构建筑物刚度的主要因素。长高比大的建筑物,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就差,相反,如将建筑物长高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它就具有较大的调整地基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实践证明,建筑物的长高比控制在2.5至3之间时,可减少建筑物的相对弯曲,房屋不易出现裂缝。
3.2.4 基础措施。a.多层住宅的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应当控制在《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限值以内。在建筑物体形复杂,纵向刚度较差时,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必须在15mm以内,偏心距应当控制在15‰以内。b.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沉降变形控制要求的,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一般可采用打预制钢筋砼短桩。c.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并理置于同一土层中。
3.3从施工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3.3.1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是计量不准,原材料质量主变动;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准而影响到渗入量;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不当。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并对计量工作派专人监控;将石灰膏调成12cm的标准稠度后称量,或测出其实际稠度后进行换算。
3.3.2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组砌形式一定要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来确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以大大提高砌筑墙体的整体性,当利用半砖时,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同时也要满足搭接1/4砖长的要求。
3.3.3正确设置拉结筋。砖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省得工人稳来乱拿钢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一般拉结筋按三个0.5m,即埋入墙内0.5m,伸出墙外0.5m,上下间距0.5m。抗震构造柱埋入长1m。半砖墙放1根,一砖墙放2根,考虑到水平灰缝为8~12mm,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选用Φ6.5mm。
3.3.4不准任意留直槎甚至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墙体整体性和抗震性。为此要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教育,不能图省事影响质量;为保证构造柱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标准砖五皮,多孔砖三皮;转角及抗震设防地区临时间断处不得留直槎;严禁在任何情况下留阴槎。
3.3.5加强多层住宅的沉降检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2个月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检查复测,并将资料列人工程质量评估内容。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多层住宅中由于地基不良导致建筑物沉降甚至倒塌的事故很多。因此,在实际的工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不良地基的处理,应根据不同建建筑物、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土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从而使地基承载效果达到最佳,为建筑物提供安全的保障。
4.1当建筑物的作用荷载较大或是地基处于软弱土层之上时,一般的地基难于满足承载力要求,可以采用换填垫层、排水固结、高压旋喷注浆法、CFG桩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承载力。
4.2当建筑物的作用荷载较大或是地基处于软弱土层之上时,地基的沉降量会很大,可以从基础的刚度、强度与建筑物整体刚度、强度、充分利用硬壳层、软土地基加固、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处理等措施来减少地基沉降差。
4.3当建筑物附近的土坡出现失稳滑动时,可以通过采用施工喷锚、支挡、排水、反压等措施来提高土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莫海鸿.基础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陈希哲.土力学与地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 王磊,赵俭斌,梁振龙.地基对建筑物破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