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5 10:08 热度:
【摘要】: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占很大的比重,保证脚手架体系的施工安全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脚手架 常见问题 预防措施
脚手架工程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也是建筑物施工的必要防护和操作设施结构施工的砖墙砌筑、钢筋绑扎、支模拆模、混凝土浇筑、外墙装饰与粉刷、结构构件的安装必需搭设脚手架。下面就我市常见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分析和探讨。
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材料质量方面
近年来,由于建筑设备租赁市场混乱,使用劣质钢管、扣件的违法行为突出,大量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流入施工现场,严重危及建筑施工安全。如此量大面广的不合格钢管和扣件,已成为建筑施工安全的隐患,要在短期内完成整治工作是不可能的。建筑设备市场混乱,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环境和严格的质量监督措施,许多施工企业只图价格便宜,忽视产品质量,从而使劣质低价产品大量流入施工现场,给建筑施工带来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如:直径48mm钢管壁厚应为3.5mm,但有的施工企业使用减薄至3.0mm或者更薄的钢管,有的是用不符合Q235—A级钢质量要求的钢管;扣件使用非铸铁,重量、螺栓、螺母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要解决以上问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1.1 加强对租赁企业的管理紧抓流通关
租赁企业应自我严格要求,必须购买合格标准钢管、扣件。对使用过的钢管、扣件应定期检测,不合格的坚决报废,严禁超期使用。施工企业应与租赁企业签订责任状,因钢管、架扣质量原因发生的事故租赁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
1.2 加强企业管理严把使用关
钢管扣件在使用过程中应使用动态管理,定期检查制度。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管理、教育。管理部门(企业)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施工项目随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汇入企业(项目)年终考评。帮助施工企业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提高脚手架应用技术水平和安全性。
2 、脚手架搭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脚手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和防护工具。如果脚手架搭设不及时或者搭设不坚固,就势必须拖延工期和容易造成施工中的伤亡事故。因此脚手架的搭设质量和日常维护都必须认真对待。虽然国家颁布了行业标准(JCJ130-2001)但仍有不少项目在贯彻执行中有诸多不规范的地方。脚手架搭设中存在一些问题
2.1 脚手架搭设方案无法指导施工
有的工地脚手架搭设方案编制过于简单,计算有误,又没有经过审批,根本不能指导现场施工。更有甚者,方案落后于施工现场,施工员只是向作业人员进行口头交待,就开始盲目作业,严重违反了《规范》中“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进行”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关于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的规定。
2.2 底座垫板安装不符合规定
《规范》要求“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少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用槽钢”。但是不少工地的脚手架底层立杆下端仅用一块小方木或短木板垫起。有的工地虽然使用了垫板,但立杆底部没有放置底座人为减少了立杆底部的受力面积。脚手架搭设完毕投入使用后,由于荷载的逐步增加,加之受风刮雨淋等气候的影响,再因基础未夯实,很容易造成架体不均匀沉降,引起变形。
2.3 立杆接头未错开
部分工地脚手架在搭设过程中,立杆未严格按规范进行,使相邻的立杆错开,没有满足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不小于500mm的规定,造成架体强度不够。
2.4 剪刀撑搭设不符合规定
《规范》规定:“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面整个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但有的工地存在跨度不够、未连续设置,起不到稳定架体的作用。剪刀撑斜杆搭接长度应为1m,而有的仅有400~500mm长,扣件仅接2个而且未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还有的脚手架已搭设5、6步或全部搭设完,也没有搭设剪刀撑。市里要求悬挑脚手架要在外侧面整个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但有的工地执行不好。
2.5 连墙件设置不合理
《规范》规定:“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但有的工地连墙件设置过少,有的采用柔性接头,造成架体不稳定。还发现有的工地连墙件未与建筑物可靠连接,根本起不到作用。
2.6 小横杆设置不合理
架体主节点必须设置小横杆,而有的工地采用隔根搭设的方法,只是省了一些材料,但却对整体产生一定隐患。另外小横杆的设置还应考虑架板的铺设,不得违反规范“两块脚手架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大于300mm”的规定。
2.7 架体搭设高度不够
《规范》规定:“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主要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但是少部分工地脚手架与施工不同步,低于操作层,存在较大安全事故隐患。
2.8 安全防护不到位
部分工地密目网绑扎不牢靠、两网不衔接、挂设不一致,同时密目网破损孔洞太多起不到防护作用,安全平网悬挂与墙距离大于150mm。作业层缺少随层平网和脚手板,各项防护措施落实不够,很容易造成人员坠落。
2.9 悬挑脚手架
分段悬挑脚手架上下层架体立杆很多方案均设计在同一竖向位置,所以分段悬挑脚手架高度只设计搭设到上层脚手架悬挑脚手架悬挑钢梁的底部,这样导致施工要安装悬挑钢梁的这层楼面时脚手架的搭设(防护)度未能高出作业面1500mm,给施工作业活动带来安全隐患。在设计脚手架搭设方案时,可将上下层悬挑脚手架立杆位置水平方向相对错开。将下层悬挑脚手架搭设高度搭至作业面上1500mm高度所以在上下悬挑梁之间应存在一个1500mm高重叠区。悬挑高度宜控制在6层(18米)以内,再加上1.5米防护高度,总高度不超过20米。连墙件的最高位置应设置在悬挑梁位置在编制施工方案和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注意。
针对以上问题加强对《规范》的学习与贯彻 。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和安全员要加强对《规范》的学习,真正弄懂搞清每个章节、严格落实脚手架搭设中的监督与指导、检查与验收。同时加强日常维护,脚手架投入使用后,由于荷载的增加,加之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人为的因素,易出现问题,这就要求必须有专人负责进行维护,该加固的加固该补充的补充。另外要经常清理架板上的建筑垃圾,以减轻架体载重,保证其安全性。项目部应每半月对脚手架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对公司主管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部门到工地对脚手架检查时提出的整改意见,要及时落实整改和反馈。
3 、施工人员的管理
3.1 人员的教育培训
班前教育制度一定要严格落实,不能流于形式;利用好职工夜校,加强好刚进场人员教育,操作规程、规范、法律法规等的教育也要相应开展。
3.2 增加安全投入,改善硬件环境
改善作业环境,提高劳动安全防护水平等有效措施,是尊章作业与违法作业的效价不存在显著差别,甚至使遵章作业更加方便与违章作业。
3.3 管理控制
从安全需要出发,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利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3.4 认真组织检查验收
项目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要及时检查,发现不合格的立即整改,直至返工重搭。脚手架搭设完工后,项目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不合格的脚手架严禁投入使用。检查与验收表格由搭设负责人、验收人员签字后存入安全管理资料档案以备查。
3.5 建立奖罚制度
物质奖励:项目部在与脚手架搭设队伍签定承包合同时,对脚手架搭设质量,应负的责任提出明确要求,注明奖罚条款或收取安全保障金,以经济杠杆促使他们承担、履行安全义务;精神奖励:直接针对员工满足其精神需要,在较高层次上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树立形象、荣誉、兴趣、榜样等多种方式,使其激励深度大,维持时间长。
4 、结束语
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是建筑物施工的必要防护和操作设施。提高脚手架的安全可靠度需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管理方面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宁要骂声,不要哭声”,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制止,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