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斜拉桥试验施工论文发表

通过对金江金沙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进行试验,研究空间预应力体系设计与施工控制要点,并在施工中结合试验结果完善优化设计,以指导斜拉桥关键受力区域施工,保证结构施工质量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斜拉桥试验施工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8 热度:

斜拉桥试验施工论文发表


  
                      【摘要】通过对金江金沙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进行试验,研究空间预应力体系设计与施工控制要点,并在施工中结合试验结果完善优化设计,以指导斜拉桥关键受力区域施工,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和成桥后结构安全。

  【关键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空间预应力、试验、施工

  1 引言

   目前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基础建设,许多跨大江、大河的桥梁工程特别是跨越能力较大的斜拉桥工程得以修建,使我国的桥梁建造水平不断提高,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监控、检测等宝贵经验,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而斜拉桥索塔的拉索锚固区是斜拉桥的重要结构部位, 需将拉索的强大局部集中力安全、均匀地传递到塔柱, 其构造及受力相当复杂, 特别是拉索局部强大集中力及预应力钢束锚固力的作用, 对结构变形和应力的分布影响很大,单纯的力学分析难以全面反映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和应力分布。为此,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足尺模型, 进行模拟力学加载试验验证以指导施工,这也是目前国内大跨度斜拉桥较通行的做法。

  2 工程概况

   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金江金沙江大桥为主跨324m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采用“H”形索塔、空心薄壁箱型截面,索塔分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及塔墩四个区段,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0。上塔柱为斜拉索的锚固区段, 斜拉索通过锚块锚固于其内壁上。上塔柱截面型式为单箱室,截面尺寸为顺桥向6.2m,横桥向4.0m,壁厚顺桥向为1.0m,横桥向为0.8m。

   斜拉索单索锚固区节段长度自低向高由疏渐密,顶部最短至1.08m左右(25号索),它也是施工期最大索力(约5300 kN)所在节段。受斜拉索索力的斜向作用,索塔锚固区为空间受力的结构部位,设计在其环向布置有沿长边开口的U形预应力束,以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环向的最小曲率半径为1.6m。预应力束筋采用φj15.24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 Pa,锚具采用群锚15-15型,孔道采用塑料波纹管,压浆采用真空吸浆技术以保证压浆密实。为防止混凝土崩裂, 沿环向钢束径向设置防崩钢筋,间距约20cm。

  

   锚固区侧面图锚固区截面图

  

  3 试验目的及主要工作内容

   金江金沙江大桥索塔拉索锚固区有如下特点:

   (1). 索塔节段长度较小,仅为1.08m;

   (2). 塔柱截面尺寸较小,仅为6.2x4.0m;

   (3). U型钢束半径较小,最小半径仅有1.6m。

   由于金江金沙江大桥索塔锚固区自身所具有的不同构造和特性,一般无法直接套用其它桥梁试验和分析的结果。因此,为了研究索塔锚固区应力分布规律和极限承载力, 验证设计安全度, 摸索大吨位小半径环向预应力束的成孔、穿束、真空吸浆等施工工艺, 以得到相应的预应力束计算参数(如摩阻系数、伸长量等),因此需要进行索塔拉索锚固区的节段模型试验,这对于确保大桥的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有重要意义。

   因此,试验研究如下内容:

   (1)选取最不利索塔锚固区节段,遵循一致性原则制作索塔节段足尺试验模型;

   (2)获得U型预应力束的管道摩阻系数;

   (3)获得U型预应力束在张拉吨位下的伸长值资料;

   (4)研究U型预应力施工工艺及真空压浆工艺;

  4、试验实施

   4.1模型选定及制作鉴于试验需要模拟大桥现场的材料、环境和施工工艺,试验拟选择在工地进行。试验截取斜拉索拉力最大的索塔锚固区节段(25号索节段) , 节段长度1.08m,按1:1的比例制作模型。按照一致性原则, 模型几何尺寸、荷载、配筋、混凝土配合比、强度和施工工艺尽可能和原型结构一致,仅在锚块加载点处进行局部调整,以利施加斜拉索荷载。由于节段竖向间距很小,难于施加斜向的斜拉索荷载,根据以往的试验经验,斜拉索拉力按水平荷载施加。模型构造示意见图1。

  

  

   图1 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

   4.2加载系统

   试验采用从箱内水平施加顶压力来模拟斜拉索对箱壁的压力。考虑到千斤顶的行程, 专门设计两个钢筋混凝土传力块, 按照设计标高, 将两个传力块搁置在滑板或滚轴上, 让其在荷载作用下能水平滑动。传力块之间竖向并列设置2台6000 kN 级的液压千斤顶, 加载传力块按承压12 000 kN 设计。当启动液压千斤顶时, 千斤顶、传力块与箱体构成自平衡体系, 使塔身承受与斜拉索相似的受力状态。加载系统示意见图1。

   4.3 测试手段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模型的各工况应力测试,裂缝观测,预应力束张拉端的主动吨位,预应力束非张拉端的被动吨位等。预应力束的张拉力测试采用穿心式压力传感器,同时与精密油表读数相配合,在预应力束张拉时将每个千斤顶工具锚板后设置3个传感器。为了测试摩阻系数,在张拉时先单端张拉其中一个千斤顶,并且读出2台千斤顶后部的传感器的读数,待读数完成后将预应力束放松并取下传感器,然后按照预应力束的正常张拉程序进行2台千斤顶两端张拉并完成锚固。应力测试采用埋设钢弦式钢筋计及粘贴应变片相结合的方法。考虑到节段模型的对称性及受力特点,应力测点初拟按图2方案布置。裂缝观测采用读数显微镜读取各工况下有无裂缝展开及裂缝分布、裂缝宽度。

  

   图2 索塔锚固区节段模型测点布置图

   4.4 试验实施步骤

   整个模型试验的实施步骤如下,其间结合进行成孔、穿束、张拉及真空压浆等施工工艺的试验研究。

   (1).立模、绑扎钢筋及敷设波纹管;

   (2).预应力束穿束工作(或在模型混凝土浇注后穿束);该项同时作为工艺试验的一部分,主要为今后上塔柱穿束积累经验,并摸索出快捷安全的穿束方式。

   (3).模型各应力测点处钢弦应变计埋设;

   (4).模型混凝土浇注及养护,模型混凝土表面粘贴应变片;

   (5).预应力束的张拉锚固试验。

   (6). 预应力束孔道的真空吸浆及其工艺试验。

   (7). 加载试验:采用2台600t的千斤顶加载以模拟斜拉索的水平荷载,应先进行预载试验,正式加载分为14级施加,各级荷载下,持荷15 min,同步进行应力测试及裂缝宽度观测。

  5试验成果

   通过金江金沙江大桥索塔锚固区足尺模型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与建议:

   (1).在斜拉索设计荷载5000kN(水平力)的作用下,金江金沙江大桥索塔锚固区足尺模型工作正常。

   (2).在U型束预加力作用下以及斜拉索设计荷载作用下,模型的试验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实测的开裂荷载及开裂部位也与理论预测荷载及部位基本一致,模型的受力以环向框架应力为主,竖直方向的应力为次(但索孔附近区域例外)。

   (3).模型所采用的U型束塑料波纹管,建议其预应力损失的摩阻系数按μ=0.21取值,其较规范值为大,孔道偏差系数仍可按规范值 k=0.0015取用。

   (4). U型预应力钢束张拉伸长量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偏差较大,实测值远大于理论值。伸长量实际量测的起算初张力建议采用25%-30%的设计张拉吨位。

   (5).索塔内壁和倒角设置内衬钢板及索锚垫板是必要的,它可有效改善短边内侧及角隅的应力集中状况,以及推迟索塔长边内侧的开裂时间和承载吨位。建议内壁钢板形成环向封闭框构,角隅接缝处焊接牢靠,并与塔体内钢筋骨架有效焊连锚固成为一体,从而能与塔体砼共同承力。

   (6).索塔短边索孔附近应力分布复杂,建议在短边外壁适当加强分布钢筋构造或设置防裂钢筋网片,以防止或限制裂缝开展。

   (7).U型预应力钢束的小半径曲线区段对其内侧砼形成较大崩裂应力,注意沿径向设置的防崩钢筋应定位准确,将曲线波纹管和钢束锚固于索塔外圈钢筋骨架上。施工中同时确保预埋波纹管定位准确,以及其内侧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8).U型预应力束两端的锚下砼应力集中,尤其在锚板面靠凹角处有较大拉应力,宜增设锚下钢筋网片,以及跨凹角分布钢筋以避免和限制砼开裂。施工中同时加强砼浇筑振捣的质量管理。

   (9).鉴于索塔同时还受到高烈日照温差等因素的不确定影响,建议在索塔外壁设置防裂钢筋网片,以防止裂缝发生或限制裂缝开展,提高索塔结构的耐久性。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斜拉桥试验施工论文发表


SCI学术指导


斜拉桥试验施工论文发表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