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浅谈中尼交通运输公路雪害调查及防护论文

任翔1 王江龙2 梁涛2 摘要 中尼公路(G318国道)是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在1961共同合作修建的公路,中尼公路在1965年建成通车。受青藏高原的复杂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相互作用,该段公路容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浅谈中尼交通运输公路雪害调查及防护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5 10:08 热度:

浅谈中尼交通运输公路雪害调查及防护论文

任翔1 王江龙2 梁涛2
摘要
中尼公路(G318国道)是中国和尼泊尔两国在1961共同合作修建的公路,中尼公路在1965年建成通车。受青藏高原的复杂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相互作用,该段公路容易受到雪害的影响,造成交通事故,其中K4798~K4809、K5068~K5100、K5127~5266、K5255~5370段雪害、水毁及泥石流等影响较严重。鉴于中尼公路在国际沟通上的重要性,有必要对其沿线路段的雪害进行调查研究,建立雪害防治快速反应系统,同时利用科技手段减少自然灾害对公路的破坏,保证G318国道畅通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中尼公路、雪害、防护
论文引言
中尼公路由拉萨起始,途经日喀则、定日、聂拉木、友谊桥,终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全长943Km,其中西藏境内的路段全长829Km,占公路全长的87.9%。目前中尼公路是西藏通往东南亚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中尼公路沿线的地质、地形条件复杂,高寒区的水文条件不稳定,全线位于喜马拉雅山系中,蜿蜒在崇山峻岭中,受地形条件影响大。由于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路段的地质活动频繁,容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喜马拉雅山系的存在,造成本地区的地形破碎,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在季风的迎风坡会形成局部的大量降水,极易形成泥石流、水毁及雪害等自然灾害。
一、 雪害的成因分析
据新闻报道,2008年1月,暴雪影响,中尼公路交通被大雪阻断。经过武警官兵多天的奋力抗战,于2008年1月22日中尼公路的积雪基本清除,被大雪
此种雪灾的情况时有发生,雪害成为了困扰中尼公路交通的重要灾害,具体而言,中尼公路的雪害一般分为积雪和雪崩两种形式,积雪又分为自然降雪和风吹雪(风雪流)。其中拉龙拉山~友谊桥区段雪害频发(如图2所示),聂拉木-樟木段沿线的波曲地区是我国公路雪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统计,聂樟段共有风吹雪、积雪和雪崩33处,雪害主要分布在K5334+000~K5370+800段,长36.80Km,其中雪害直接危害的路线长为27.337Km。并且该段冰湖溃决洪水、泥石流分布较广泛。
1、 雪灾成因
西藏独特的地貌形成了高原气候,区域间气候差异明显,并气候呈现垂直变化,气温低且年际变化小,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貌和高寒气候使得西藏的雪灾严重。中尼公路的雪害成因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气候因素,二是地形因素。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冰雪灾害。
①气候因素
中尼公路的主要路段位于西藏高原的东南,该地区容易受到印度洋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本地区多东西走向的高山,暖湿气流在北进的时候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爬坡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气旋降水和地形雨。樟木~聂拉木段的公路位于冷热气流交汇处,降水量丰富,因此也成为了公路雪害的重灾区。由此可见,西藏东南地区较其他地区,具有丰富的降雪量,并受气候条件限制,形成常年的积雪。另外,风力因素的同时作用,加重了雪害的形成:风雪流是雪害的一种类型,以风作为主要的动力,依据流体力学理论风吹雪与公路近地面流场有着密切的关系。积雪超过30cm时,经风力作用滚动的高度可达10cm以上,风雪流进入公路路段,受涡旋运动影响减速,雪粒和风分离,形成路面积雪。
②地形因素
西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系,主要由东西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位于中尼边境上。中尼公路位于中尼边境,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向下俯冲,与亚欧板块形成碰撞,造成地壳断裂。该地区地震、泥石流、雪崩等地质灾害活动频繁,地形复杂,沟多谷深。就坡度而言:25°以下的斜坡,积雪稳定不易发生雪崩;大于50°的斜坡,积雪不易堆积,难以形成雪崩;最容易发生雪崩的槽谷和坡面的坡度为35°~45°。①聂拉木—友谊桥一段是波曲河基岩深切峡谷区,坡度在25°~40°之间,极易形成雪崩。
2、 发育特征和成灾方式
雪害的发育特征是在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这两个因素互相支持是形成雪害的基本条件。就中尼公路雪害的具体情况而言,不同的路段位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受西藏多变的气候条件影响呈现不同的雪害类型。具体而言,中尼公路的雪害包括积雪(自然降雪和风吹雪)与雪崩两类。
自然降雪,中尼公路较其它地区,具有丰富的降雪量,并受气候条件限制,在公路沿线形成季节性积雪。一般年份积雪30~80cm厚,最厚达2.3m。
风吹雪,又名风雪流,是非典型的二相流,厚度一般为1m,最厚达2m以上。发生的条件主要是在高海拔的山区,具有稳定的积雪。风是风雪流的主要动力,雪粒在风力的作用下遇到公路近地面的流场影响进而形成积雪,给公路的路基造成压力,形成交通阻塞,严重时造成路面的坍塌。风吹雪主要发生在半挖半填的迎风和背风半路堑及高原古夷平面、宽谷低路堤上。②按积雪厚度、活动频率和切断交通时间可以划分不同的风雪流灾害程度。其中以拉龙拉山的雪害最为严重。
雪崩,主要有坡面雪崩、沟槽雪崩和跳跃式雪崩三种类型。一般年份约有32处沟槽雪崩,雪害严重的1989年1月约有44处发生雪崩。西藏地区山高谷深,构成了雪崩发生的地形地质条件,中尼公路以前两种雪崩类型为主。雪崩发生时会冲毁公路路基,阻碍交通。中尼公路的雪崩集中发生在三道线、康山桥、友谊隧道等地段。雪崩堆积在路面上的厚度从几米至二十几米,尤以康山桥雪崩危害最为严重,也最为出名。康山桥雪崩每年发生,有时一年4-5次,当聂拉木降雪30cm时,便发生雪崩,一般年份雪崩锥在路面高10 m左右,埋没公路长150 m;1989年12月25日,该雪崩埋没公路420 m,路面积雪厚26 m,并堵断波曲,对岸积雪厚5.0m,造成数人死亡,为中尼公路最严重的雪崩灾害点。
二、 雪害的防灾原则
雪害的防灾原则是预防为主,同时结合工程治理。当地的各部门应该联合组织,形成系统的防灾预警体系。建立预防灵敏、行动有效的防灾预警机制是预防雪害的基础。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结合国土资源部发布地质灾害的预告警示,具体的公路部门要及时做好相关的防灾准备,积极排查险情将灾害的破坏程度降至最低。防灾应该是长期的工作,而不是短期的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应该订立防灾的目标与具体的实施方法,在工作进行中有依照的标准。防灾减灾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采用长远有效地治理方式,在治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破坏,要与环境、生态相和谐。
三、 雪害的防护对策
1、 风吹雪及自然降雪灾害防治
风吹雪及积雪灾害的成因是风力对积雪的二次搬运。针对此种类型的雪害主要从风力和地形两个方面进行灾害防护整治。在易发生风吹雪和积雪路段的适当位置安装导风板,意在通过人工的方式改变风雪流的方向,改变了风雪流的方向同时也影响了风速,在人工干扰的作用下减少了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积雪量。在公路路基的迎风段建立阻挡风雪流的设施,主要有阻雪堤、防雪栏和防雪林。另外,采用工程措施,在选线和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不易积雪的最佳坡度。在降雪形成后,要及时做好积雪的清理工作,从源头减少风雪流形成的根源。
①自然降雪与风吹雪严重路段
拉龙拉山口~通拉山口越岭公路及67道班以东~聂拉木三道线风吹雪灾害严重,建议提高低路堤的高度;同时在迎风坡路段的路基外侧建立储雪场,减少风雪流所带来的积雪。在雪害严重的路段建议放置4m高的木质导雪板,改变风雪流的方向。
②自然降雪较严重路段
主要位于章东河宽谷段至67道班以东间,路基设计应该针对最大的积雪深度设计,实地进行勘察、统计数据,路基的高度应能够阻挡风雪流。
③自然降雪严重路段
主要分布在67道班以东至聂拉木三道线,主要以清理积雪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冬季来临之前应该增加路面的粗糙程度,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具体的防治工程应根据不同路段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做到因地制宜,采用的方式应该是简单、有效、经济、环保的。
2、 雪崩灾害防治
雪崩发生的条件是:积雪厚度在25cm以上,且坡度在30°~50°的地形区。根据西藏地区的地貌条件,中尼公路的雪崩灾害以坡面雪崩、沟槽雪崩为主,跳跃式雪崩次之。但在具体的情况下,影响雪崩的因素有很多,气温、地质运动等因素也是促进条件。针对雪崩灾害发生的原因,雪崩灾害的防治工作应该以及时的预警为主,同时要配合工程的治理,及时清雪,建立防护措施,主要有:导雪堤、稳雪栅栏、稳雪墙、稳雪台阶、储雪坑等。采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操作简单,而且经济可行。
雪崩多发生于聂拉木三道线、康山桥、原69道班、曲乡宾馆、友谊隧道、原70道班和五道线等路段,近年来发生的较大的雪崩灾害就有33起。
①坡面雪崩
坡面雪崩是顺着整个坡面滑动,无明显的积雪区,运动速度及冲击力小,崩塌量不大,破坏力弱。而山坡的受力面积大,沿线线路长,发生雪崩的几率较小。在坡面路段可以建立稳雪台阶等防护措施,增大摩擦力,减少积雪的下滑,同时要及时清理积雪。
②沟槽雪崩
沟槽雪崩因其雪源区面积大,积雪厚,落差大,势能也大,雪害的破坏程度也最为严重, 沟槽雪崩是中尼公路雪崩灾害的主要类型。中尼公路的聂拉木三道线至五道线段(原70道班附近)段波曲河右岸基岩峡谷区是沟槽雪崩多发区,地形有利于积雪的堆积。防治沟槽雪崩主要以预防为主,可采用防雪栅栏、导雪堤、破雪堤等,并配合机械清雪。
③跳跃式雪崩
主要为康山桥雪崩,为中尼公路最严重的雪崩灾害点。目前在K5354+815处以中桥横跨波曲,将公路改线至波曲左岸,再修建明洞,以防止雪体堆积公路。 该类雪崩以避绕为主,不能避绕时修建防雪走廊等。
3、 雪害防治建议
雪害在不同的地理特征的区域采用的防治方式也不尽相同。且雪害形成的原因中含有众多不确定的因素,给防治工作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中尼公路沿线的地形条件复杂,面对庞大的工作量应将各路段进行定位测量。例如导风板的安装位置、路基的实际高度等问题都要在实验的前提下反复论证、研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注释
①王彦龙,黄茂恒.我国危害较大的湿雪雪崩,冻土冰川[J].1986.8(1):52-56.
②马东涛,崔鹏,王忠华.中尼公路及防灾对策.山地学报.[J].2002.2(1) 60
参考文献
[1] 王彦龙,黄茂恒.我国危害较大的湿雪雪崩,冻土冰川[J].1986.8
[2] 马东涛,崔鹏,王忠华.中尼公路及防灾对策.山地学报.[J].2002.2
[3] 齐莹菲. 建立公路风吹雪数据库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4 .
[4] 张威伟. 隧道口及公路防风雪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
[5]应成亮. 公路风吹雪雪害防治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6]陈楚江,余绍淮,王丽园,张霄. 雪崩灾害的遥感量化分析与工程选线[J]山地学报, 2009.
 



浅谈中尼交通运输公路雪害调查及防护论文


SCI学术指导


浅谈中尼交通运输公路雪害调查及防护论文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