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昌龙 摘 要:机械设备安装是土建收尾后与产品开始生产前的一种不可少的步骤,是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机械论文首先介绍了设备安装的程序,并就设备安装中的偏差和临
4006-054-001 立即咨询发布时间:2022-10-05 10:08 热度:
曾昌龙 一、设备安装程序 二、设备安装偏差的控制 三、设备安装中的临场处理
摘 要:机械设备安装是土建收尾后与产品开始生产前的一种不可少的步骤,是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机械论文首先介绍了设备安装的程序,并就设备安装中的偏差和临场处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程序;控制
(一)安装前准备工作
? 1、技术准备。安装前应熟悉相关资料、图纸?制定好设备运输、装卸、现场搬运、吊装就位方案。?
2、工具、材料准备。安装前应准备好工具、垫铁、润滑油、动力电源线、配电箱等。
3、施工场地和相关临时设施的准备。?
4、设备基础施工。
(二)设备开箱检查 1、开箱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注意不能用力过猛,防止损坏设备和伤害他人。
? 2、开箱后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
(三)设备搬运就位
搬运时应注意搬、运或吊装的绳索应捆缚在设备的专用吊环上,绳索的捆缚不得损坏机件表面及保护层?转子、油封、轴颈处不得作为捆缚部位。 (四)设备找正、找平、初调整和一次灌浆
1、设备找正
设备找正是指将设备放在规定的位置使设备中心线和基础纵横中心线对正。用量具或线锤测量,用千斤顶或撬棍作调整。设备找平是指将设备调至水平状态,即设备平面和水平面平行。设备找正、找平是设备安装的一道重要工序,设备水平度不符合要求时,设备运转时会振动加剧,噪音大,润滑不良,加速设备磨损,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2、设备找正找平的测量部位
?(1)设备主要工作面??
(2)支承滑动部件的导向平面?
?(3)转动部份的轴线??
(4)设备上加工精度较高的平面?
(5)应为水平或垂直的主要轮廓面。
设备定位基准面、点、线确定后,应在给定的位置进行找平找正,复检时也不得改变原平的测量位置。
3、垫铁组找平
(1)每个地螺螺栓孔旁边至少有一组垫铁?设备底座有接缝处两侧也应各垫一组垫铁?每组垫铁的面积应根据设备负荷,按下式计算:a≥c(q1+q2)×104/r。式中a———垫铁面积(mm2),q1———由于设备等重量加在该垫铁组上的负荷(n),q2———由于地脚螺栓拧紧加在该垫铁组上压力(n),可取螺栓的许用抗拉力,r———基础单位面积抗压强度(mpa),可取混凝土设计强度,c———安全系数,宜取1.5-3。?
(2)每组垫铁不超过5块,过高设备稳定性差过低不便于灌浆工作。放置垫铁时?厚垫铁放在下面,较薄垫铁放在上面,最薄的放在中间,尽可能少用或不用薄垫铁。
(3)斜垫铁代号应和同代号平垫铁配合使用,应成对安装,成对的斜垫铁应采用相同的斜度,并在调平后灌浆前用定位焊焊牢。设备初步找正、找平后?就可进行地脚螺栓孔灌浆,又称一次灌浆,即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地脚螺栓孔以固定地脚螺丝。灌浆前确保孔内清洁无圬,混凝土强度应比基础混凝土强度高一级,每个孔的灌浆必须连续进行,灌浆时应避免碰撞设备,并保持地脚螺栓垂直度。灌浆完成后要洒水养护?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 上。
(五)设备精确找正、找平和二次灌浆
1、地脚螺栓拧紧后,设备水平度可能会有变化,必须进行复查和调整。调整时松开低端的地脚螺栓,将垫铁打进一点,紧好螺栓再进行测量。直到拧紧螺栓后?设备纵向水平度全部合格为止。
2、设备精确调平后,要将设备底座和设备基础之间的空隙用混凝土填满,并将垫铁埋在里面,称为二次灌浆,一般用砂浆、细石混凝土作为灌浆料。灌浆层应向外略有坡度?以防止油、水流入设备底座。灌浆层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5mm,仅用于固定垫铁和防止油、水进入灌浆层,且灌浆无困难时,厚度可小于25mm。
(六)设备调试试运转
机械设备安装完成后必须通过调试试运转达到设计、是被技术要求后方能交付使用。调试试运转的步骤为:先空载、后带载,先单机、后系统,最后联动。试运转首先从部件开始,由部件至组件,由组件至单台(套)设备。数台设备连成一套的联动机组,应在单台设备分别试好后,再系统联动试运转。
设备安装一方面要顺应已由制造厂作成的设备实况,另一方面还必关子机械谩备安装工艺的几点看法须最大限度满足生产的要求。
在安装中,有时要减小偏差,以提高精度,但也有许多情况下适当而方向合理的安装偏差反而会改善设备的性能,因其中有一个偏差累积是否得当的问题,往往与下列方面有关安装与制造有直接的联系,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安装是制造的延续因此,安装偏差容易和制作误差交织在一起。例如,长导轨的平直度,联轴器的中心偏差,轴颈水平度等安装都会受到制造精度影响。安装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制造工艺知识,把制造厂形成的设备精度与安装允差结合起来考虑,使偏差向有利方面积累,以最终确保设备使用性能各种设备有一定的生产工艺要求,因此常常会对某几项精度值特别敏感有的要求严格控制中心,也有的耍达到很高的水平度,间隙允许差值等通过控鲥安装各阶段偏差来满足这些要求是安装工艺所常甩作法,所以安装人员要知道机械设备的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
设备一旦投产就长时间在运行状态下工作,但设备的安装一般都是在非运行状态中进行的,这一状态转换可能引起许多方面的变化,如热胀、共振及轴线回弹等有些安装数据亦会因此变动。假如对此失控,则似乎很好的安装结果最终却保证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有的情况下还可能发生严重事故。为此必须正确处理安装偏差,以对运行状态作预控,这亦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设备运行时各活动件会磨损,一般初期磨损较快,以后随着机件跑合磨损渐渐减缓。由于磨损,一些原来校好的精度也会变动,我们希望设各在很长的稳定使用期内保持理想的精度因此就必须控制安装偏差,力求使最佳运行条件出现在初期磨损以后。有的设备各部分分别置于单个基础上,又存在互相衔接的工艺关系。该类设备的基础沉降曲线,设备接口形式.生产热变形、安装允差值及结合部许可错位量等各有关因素,安装过程中应尽可能待基础沉降趋于稳定时才对设备精校固定。同时,还要全砸分析上述有关因素,优先利用正常允差来补偿可能的沉降,或根据设备结构特点设法留下今后再调整的余地。总之,安装偏差难以避免,但可控制其正负方向成为调整余地。假如仅仅消极回避或只顾缩小偏差,就会事倍功半.反之,若能灵活运用这一点.使其贯穿于机械设备安装工艺之中,则将得益非浅。
安装中时常会碰到一些非正常情况,急需对既成事实作处理。如设备本身有缺陷,安装发生差错,各专业设计不协调以及基础标高和中心出了问题等。假如有补救的安装办法,则看起来极困难的处境能及时转机,很有实用意义。安装中的临场处理往往很棘手,几乎没有借鉴的通用办法,每次碰到不同的情况得找不同对策。从设备安装的实践米看,经验固然宝贵,但有时也会因此限制思路。临场处理不同于常规安装,只能以现实情况所许可的手段去处置问题,这就需要多动脑筋巧妙利用身边的一切,灵活施展技术,使用一些虽无先例但切合实际的工艺,以达到较好的安装效果。
进行特殊情况处理,一般都不可能使设备安装再回复到工艺起始点检测返工及继续安装往往都交叉进行,在这种局面下必须强化系统的技术指导,现场可能有多种构思,多套办法,应经过充分讨论,选择其中最好的主意凡成功的临场处理大都有较先进的技术为基础,因此,设备安装中的临场处理,对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至关重要,还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