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医学论文发表试论中医治疗肝病的独到优势

一般认为,中医外治法起始于《内经》,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师机。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论法耳[1]。见解独到而精辟。并在长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医学论文发表试论中医治疗肝病的独到优势

发布时间:2022-10-09 23:05 热度:

医学论文发表试论中医治疗肝病的独到优势

  一般认为,中医外治法起始于《内经》,形成于仲景,发展于师机。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论法耳”[1]。见解独到而精辟。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把中药外治开辟为一种重要的给药途径。中医外治的方法很多,如中药外治、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等,大致可分为中药外治法和物理疗法两大类。近年来肝病外治法在各地都在开展,本人曾师从泰安市中医院赵学印院长学习中医肝病外治法,学有心得,受益匪浅。文章发表在《》上,是医学论文发表范文,供同行参考。

  就文献所见,目前用于肝病的外治疗法主要有穴位贴敷法、穴位注射法、灸疗法、鼻疗法、脐疗法、灌肠和肝病治疗仪等疗法,本文就临床常用之法加以论述。

  肝病常见外治疗法

  穴位贴敷法:内病外治是中医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中医认为,药物经皮吸收的机理,不外乎经络传导和皮肤透入,因此,选择外治中药仍要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同时配用辛香走窜和引经活络之品。中医认为,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穴位是脏腑气血汇集之处。中药敷贴疗法一方面通过间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药物敷贴于相应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降酶退黄。我院运用中药金银花、板蓝根、青皮、紫草、黄芩、丹参等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已被临床证实有明显的降酶退黄、调节免疫功能。其作用机理与内服药相似,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活血等功效,临床可根据辨证随症加减药物。

  鼻疗法:此法最早见于《肘后备急方》卷二·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比岁又有虏黄病,初唯觉四体沉沉不快,须臾见眼中黄,渐至面黄及举身皆黄,急令溺白纸。纸即如檗染者,此热毒已入内,急治之。若初觉,便作瓜蒂赤豆散,吹鼻中,鼻中黄汁出数升者,多差”。《圣济总录》、《幼幼新书》、《鸡鸣录》、《外治寿世方》对此法多有发挥。此法主要用治黄疸、黑疸,清代又用于阴黄,使用的药物主要有瓜蒂、丁香、赤小豆、韭根、葫芦瓤等。

  脐疗法:明清医家对于脐疗外治黄疸表现出浓厚兴趣。最早的脐疗法治黄疸见于《本草纲目》“百条根(同糯米饭捣,罨脐上,黄肿自小便出) ”。泰安市中医院采用脐火疗法,将中草药加水调和而成,饼为圆形,厚1cm,贴敷于脐上,蜡筒插于药饼中于脐上点燃,每7根蜡筒为1次,每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乙肝病毒携带者、丙肝等。其作用机理是脐与全身的经脉经络相通,肝的经脉直接与脐相通,通过蜡筒的火力,将药饼的药力透达于脐,借助经络的传达,透达周身,从而温通经络,振奋气血的运行,温助阳气,疏通瘀滞,祛除湿邪,扶正祛邪。

  中药灌肠:现代研究表明,直肠给药,其药物的吸收总量、吸收速度、生物成分不易被消化液破坏,且有助于肠黏膜的吸收,并可避免病人的呕吐反应,有助于保持药物的性能以提高药效。临床上给予灌肠液(制大黄、木香、槟榔、炙附子、黄连)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次保留2~3小时,连续7天。

  讨 论

  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广义来说是指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一切治疗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内治法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某些方面优于内治法。

  中医外治与内治一样,均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上,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皮、肉、筋脉、骨等形体组织,以及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五官九窍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脏腑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变,内脏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等反映到体表,体表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等影响到内脏。所以可以利用体表与内脏的联系,在生理、病理的相互影响,有关的治疗操作通过经络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脏腑治体表之疾,从体表治脏腑之疾。

  外治法中外用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灌肠吸收、鼻腔吸收、口腔吸收、眼部吸收、肺部吸收等途径,直接进入循环发挥药效。 现代研究认为,中医的诸多外治法是以物理因素,包括力、热、光、磁、声、电等刺激为主,促成机体对物理能的吸收。机体各种组织成分在物理能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的电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磁学等理化反应,包括自由基的清除,温度的梯度变化、pH值变化、形态效应,影响特殊化过程的各种酶的活化、物理活性物质的产生,组织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磁场的改变等,进一步在局部与全身产生生理效应,从而达到调节、促进、维持、恢复或代偿各种生理功能,克服病因、消除或减轻病理过程,调整各系统组织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等。

  外治法的特点与优点体现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效快,局部疗效优于内治。拓展给药途径,与内治法相得益彰,不良反应少。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无需经过肝脏代谢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在当今“医药公害”、“药毒”的情况下,外治法不良反应小、安全、简便验廉,更受到欢迎。

  外治法用于肝病的治疗,拓展了思路,开辟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提高了疗效。期待肝病外治疗法在治疗肝病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成建山.中医外治的现状和展望.中医杂志,1992,33(12):40.

  2 吴震西.药物外治的吸收及机理.中医杂志,l991,32(5):7-8.

  3 莫文丹.穴敷疗法聚方镜.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

  4 梅全喜.《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今译.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33.

  5 李董男,方晓阳.黄疸外治法的中医史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4):342.

  6 李叶,陈培琼,池晓玲.古今纵论肝病中医外治.中医外治杂志,2005,14(2):18.

  须知:《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为全国一类中医学术性期刊,以报道本院教育、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为主,兼顾本省及国内外有学术见解的优秀中医学论文,以提高为主兼顾指导自学。曾用刊名: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医学论文发表试论中医治疗肝病的独到优势


SCI学术指导


医学论文发表试论中医治疗肝病的独到优势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