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也给中学生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是由于中学生尚未成年,出现了网络成瘾的现状,本文就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2-10-09 23:05 热度:

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与对策

  【摘要】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也给中学生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是由于中学生尚未成年,出现了网络成瘾的现状,本文就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对策

  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1]。Mitchell将其定义为:“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本文就对网络成瘾的症状、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网络成瘾的症状

  1.1强烈的依恋网络。一旦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成为他们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会好转。当上网成为他们的习惯性行为,上网便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便单一指向网络,学习的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1.2情感淡漠。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而是把情绪隐藏起来,在网上倾吐和宣泄,他的情感就会得到网友支持与满足,有时甚至会获得某种成就感。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亲情得不到良性发展,从而更加沉溺于网络。

  1.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由现实世界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出现恶化。

  1.4意志力薄弱。

  2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

  2.1主观原因: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2.2客观原因: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

  具体表现在:

  2.2.1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2.2.2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2.2.3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中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3矫治“网瘾”的对策

  3.1学校方面:(1)建立校园网,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学校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加强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增强网络是非辨别能力,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为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服务。学校的机房要定时向学生开放,给学生一定上网的机会,让他们了解网络、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制定有真针对性的《上网规则》来约束、规范学生上网。(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影响学生。(3)心理干预: 首先,要了解网络成瘾者的早期经验,特别是重大生活事件对成瘾者的影响,推究其不良性格和消极情绪的根源;其次,与他们一起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网络技术、网上人际交往、网络信息和网络游戏,同时对比他们的过去与现状,转变他们对网络的迷恋和依赖的认知成分;第三,协助他们恢复其自身生活的规律化,恢复其生物钟,转移其对网络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寻找健康兴趣的生长点,扩大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面;第四,对于严重网络成瘾者,要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技术,如强化法、森田疗法等进行治疗。(4)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2家庭方面:父母应该摆正位置:加强对孩子的精神关怀。家长应该积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所需所想,给孩子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与安慰。同时家长要做好孩子网络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有目的性地汲取网上的知识。

  3.3社会方面:政府要坚决打击网络犯罪,对于那些非法建立色情网站、向中学生传播色情等不良信息,以及对那些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对中学生实施网络诱骗和攻击的人,坚决予以打击。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引导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谢静波,汪玲.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387-389

  MITCHELL P.Internet addiction:Genuine diagnosis or not.Lancet,2000(19):632

  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69-373



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与对策


SCI学术指导


分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症状、形成原因与对策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