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户服务:4006-054-001 疑难解答:159-9855-7370(7X24合作/咨询),173-0411-9111/155-4267-2990(售前),座机/传真:0411-83767788,微信:543646
上一张 下一张

《人类学学报》国家级核心刊物文章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简介 《人类学学报》(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报道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核心刊物。 《人类学学报》主要

4006-054-001 立即咨询

《人类学学报》国家级核心刊物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13 22:04 热度:

《人类学学报》国家级核心刊物文章

人类学学报
期刊级别:核心级期刊
周期: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11-1963/Q
国际标准刊号:1000-3193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人类学学报杂志社简介

  《人类学学报》(季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报道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核心刊物。

  《人类学学报》主要发表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其他原始研究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论文,在人类起源和现代人起源理论、在中国旧石器文化方面多有建树,支撑着我国人类学研究在世界论坛中的地位。文章涉及:研究论文、发掘报告、简报、综述、书刊评介和消息与动态等。全年出版4期。读者对象主要是国内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博物馆等部门的从事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医学、生物学研究的专业人员。

  人类学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书刊评价、消息动态

  人类学学报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人类学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人类学学报》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条理清晰、文字精练,并准确使用标点符号。随稿请附有关单位业务部门的推荐信并签署意见。文稿不得一稿两投,凡在国内外已发表过的文章,本刊一般不再录用。在来稿第一页脚注处注明"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和编号)及"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有多位作者时,只列第一作者。为方便国内外读者联系,建议稿件中注明联系作者详细通讯地址(中英文)、邮编、电话、E-mail地址。

  《人类学学报》论文一般不超过1.2万字,包括中文摘要(200字)、关键词(3-8条)、正文、图、表、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简报不超过2000字。为促进国际学术交流,英文摘要可适量加长,重要的研究简报也可附英文摘要。

  《人类学学报》来稿请提供软盘和用A4纸隔行打印稿。简化汉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颁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书写。我国人名、地名以及以我国人名、地名命名的新属、新种的学名和新建地层单位的名称等,一律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计量单位务必使用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中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非许用单位务必换算成许用单位。同一篇文章中的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的译名等,均应前后一致。

  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特殊语种的文字及易混淆的字母等均应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注明。

  插图:在文稿中第一次提到该图的自然段之下划一示意的方框,表明安放位置。框内写上图号,框下写清图号、图题及图注,须中英文齐全。插图须用绘图纸清绘,墨色要黑,线条要匀。微机绘制的插图应出激光样打印,图面要清晰。插图上的文字、数字、符号等应略大,以便缩图后不致辨认不清。有的插图要附线段比例尺。当一张插图包含多个小图时,小图的排列应紧凑、得体,比例尺相同的仅保留一个。地图用地图出版社发行的最新空白地理底图绘制。

  图版:图版数量最好成双。图版的使用面积不能超过19X14cm。照片采用原始照片,必须图象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排列紧凑,标明序号及方向;显微镜和电镜照片应标明照片实际放大倍数或长度标尺,以um或mm为单位。如用黑色图版,四周必须用白纸裱贴整齐,只留出19X14cm的黑色版心。图版说明应另出激光打印样,分别贴于图版的上、下方。图版上方:左缩进版心(14cm)2格,用小5号字贴作者和篇名,右缩进2格贴以罗马数字表示的图版号。图版下方:居中贴中文(6号字)、外文(8P.)的图版说明,其宽度不能超过版心宽,图版说明不要超过5行(约2.5cm高)。

  表格:一般置于正文相应的段落中。大表可另页,并在文内画框表明安放位置。标题、表内各项目栏及表注须中英文齐全。

  参考文献表只列正文中提到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作脚注。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详见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说明。

  人类学学报杂志2017目录

  关于北京猿人用火的证据:研究历史、争议与新进展高星;张双权;张乐;陈福友

  (493)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的遗址成因与石器技术裴树文[1];贾真秀[1,2];马东东[1,2];马宁[1];李潇丽[3]

  (509)泥河湾盆地二道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掘简报李罡[1];任雪岩[2];李珺[3]

  (522)哈民忙哈遗址之石器工具陈胜前[1];杨宽[2];李彬森[3];朱永刚[3];吉平[4]

  (537)吉林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雕刻器的制作技术与功能赵海龙[1,2];徐廷[3];马东东[1]

  (549)洛南鸡眼窑绿松石矿业遗址的石锤先怡衡[1,2];李延祥[2];杨岐黄[3]

人类学学报



《人类学学报》国家级核心刊物文章


SCI学术指导


《人类学学报》国家级核心刊物文章
公司地址: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科技创业大厦19层 运营中心:大连市沙河口区金盾路127号 研发中心:大连市西岗区大工西岗科创产业园10层 邮政编码:116029
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054-001 微信咨询:543646 业务咨询、合作:159-9855-7370(同微信) / 173-0411-9111 电子邮件:Djy@Jiqunzhihui.com
集群智慧®为我公司注册商标,在商标国际分类第1、7、9、11、20、30、35、36、37、38、40、41、42、44、45类用途中受法律保护,侵权必究。侵权删除:2544906@QQ.com
本企业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信用等级AAA级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本站部分服务由本平台认可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如服务的质量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向我平台反馈,我们将及时为您解决,平台保障用户的全部权益不受任何损害。
请认准本站网址(www.jiqunzhihui.org.cn),推荐百度搜索“集群智慧云科服”直达本站。
版权所有:大连集群智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ICP备案:辽ICP备202101033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EDI证:辽B2-20230179 D-U-N-S邓白氏全球编码:620550735 手机版